第二十章



午饭是在李绍双的强烈要求之下,他独立完成的,李绍秋别他赶去做发圈了。 

 最终李老板还是用借来的十块钱投资了他二姐的生意,并且成功给自己争取到了三成利润的分红比例。 

 李绍秋拿到钱没去供销社,而是直奔裁缝铺。 

 跟老板好一通砍价,又要老板同意可以自己挑选,最终用三块五一斤的价钱,买了三斤布头。 

 买完布头还有橡皮筋,老板也说可以比供销社便宜五分钱,她扯了十米,花了近三块钱。 

 买完好说歹说,让老板送了她一黑一白两卷细线,老板也都乐呵呵地应了。 

 扯了橡皮筋,还差点儿做头绳的皮筋圈。 

 裁缝铺里没有,她也懒得再绕路去供销社,想着回去路上会经过小弟提到过的小卖店,干脆去那儿买,也是一样的。 

 不仅要了皮筋圈,还跟老板问了橡皮筋的价格,结果发现每米比裁缝铺老板给的价格还便宜五分,心里计较着下次还是得去供销社再看看。 

 皮筋圈按个卖,一毛钱两个,李绍秋要六十个,跟老板砍到一毛钱三个,六十个也就是两块钱。 

 临走,老板还夸小姑娘会过日子的。 

 又让她下回买东西都到自己家,给她算便宜点儿。 

 买了这一堆东西,手里基本已经不剩什么钱。 

 李绍秋一贯稳健的心态也忍不住着急起来,恨不得马上把这些材料变成成品。 

 不过还不能着急,先把布头倒出来,按照大小颜色进行分类。 

 裁缝铺的布头不管是花色还是形态都比之前她手头上的要丰富太多。 

 按照花色,同一或者相近花色放在一起,放的时候还要按照上小下大的顺序依此摞好,用的时候也从上往下选用。 

 布料没什么新鲜的,倒是这两年料子的颜色愈发多了,听说好多人从南方运了料子回来,在市里卖。 

 李绍坤做的就是这个生意,他从市里进货,再到附近的乡镇赶集,累是肯定的,与之相对,收益也极为可观。 

 不过家里父母拘着,从来不让下面的弟弟妹妹主动向他伸手,连他们也几乎不主动向他要些什么,是以家里也从来没有人惦记他手里到底有多少钱。 

 不知不觉想到他,李绍秋烦躁地晃晃脑袋,把注意力又集中在面前的布片上。 

 昨天是因为手上的布料太少,她挑来拣去也只有那么几小片碎花的适合做成发圈,这次她挑了很多巴掌宽的布条,有碎花的,格纹的,浅色净面、暗纹和带大花纹的,还有些底色较深花纹夸张旖旎的…… 

 除了这些适合用来做发圈的,还有不同颜色和材质的细带宽布头,这些可以用来做头绳,甚至不需要裁剪拼接。 

 剩下几片硬挺的黑色、白色,还有一片暗红色的略大一点且不太规整的布料,李绍秋预备用这几块布料做发夹。 

 整理完布料,李绍秋估计时间不早了,打算先去厨房看看李绍双饭做的怎么样。 

 果不其然,到堂屋的时候,她抬头扫了一眼挂钟,已经十一点五十了。 

 李绍双此时正在炒最后一道菜,是腊肉丁炒豆角丁,灶台上还放着一大盘茄子,看来中午就是吃茄子和豆角了。 

 中午只有他们两个人,李绍秋也不打算支桌子,还跟李绍双商量:“绍双,今天中午只有我们俩,一会儿就在厨房凑合一下行不?” 

 正和李绍双的意,他也懒得折腾,“那就在厨房吃吧。” 

 姐弟俩达成一致,李绍秋二话不说去堂屋搬凳子,一人一个。 

 到时候菜就放在灶台上,她们围着灶台,热是热了点儿,好在吃起来也快,收拾起来更快。 

 今天的茄子不是炒的,李绍双之前吃过一回他大姐做的拌茄子,先上锅蒸,蒸熟的茄子撕成小条,搁点儿蒜、酱油、糖和炝过锅的干辣椒,喜欢吃酸的再搁点儿醋,他不喜欢就没放,就这么拌一拌,比炒的好吃太多。 

 豆角切成丁一个是下饭,再有一个是炒起来够快,今天中午他一个人做饭,肯定是怎么快怎么来。 

 李绍秋搬板凳回来的时候,李绍双正在盛菜。 

 “今天咱们先吃,吃完我再去给爸妈送饭。”他一边说,已经拿出给爸妈送饭的缸子,先把给他们的饭菜单独装好。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