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秦王赢异



    从内朝穿过一个花园,便可直接到达治朝。

    花园中,曲榭回廊绕涧幽,飞泉喷下溢池流。

    渭水穿咸阳城而过,少府的匠工巧妙利用,将渭水引入各个宫殿、楼阁中……

    池中锦鲤戏水,一只巨大的老龟在假山上探头不动如雕像,仿佛在思考千年帝国的强盛之道。

    空中传来鹤唳声,章台宫的层高给了饲养的白鹤足够大的飞翔空间。

    治朝内空间广阔,里面又分三进大堂。

    靠前朝部分是一众臣工办公之处,有许多隔断的小房间环绕四边,中间有一张巨大木桌,上面有各国舆图,乃是为集合臣工议事而备;

    中间部分乃是秦王办公之处,中央是一张黄梨木台案,后置描金紫纱屏风,台案前方空旷,不远处有一组木榻。

    周边另有一些桌案,却是为中大夫、仆射、中常侍、给事中、尚书令准备的办公用具,也就是类似秦王的个人秘书或者参谋团、打下手的团队使用的;

    后面部分则是秦王休息或者接见亲密大臣的场所。

    三个部分彼此隔开,中间都设有小型花园,设计巧妙,既方便秦王处理各种不同类型事务,又彼此区分、不相干扰。

    此时秦王赢异正在后堂与吕不韦商议国事。

    出来迎接嬴政和乌桓的,是中常侍黄咎。

    中常侍乃是秦王近臣,而这个黄咎更是秦昭王朝的老臣,年纪不大却深得秦王信任。

    黄咎推开高大厚重的金丝楠木门,只见后堂虽然称之为“堂”,空间却是极大。

    居中有一巨大的木台,上面设有席、案。

    北面的席案之后有一面高大的屏风,上面绘有精美的车马出游图,其余三面都有三级木阶,看上去像秦王宴饮之地。

    环绕整个后堂四边又有众多隔间,应该是为不同功能而设计的。

    黄咎径直带他们到了西面第一间,立于门外通报请示:

    “报~!公子嬴政、乌桓求见!”

    “政儿来啦?快快进来吧~”门内传来一个低沉的中年人声音。

    进得室内,只见迎面的座位上一位身材修长、眼神清亮,面色白皙的中年男人,在卧榻上凭几半坐半卧着。身着一身镂金钧玄深衣,腰佩玉带,头上戴着冕冠!

    乌桓和嬴政的目光一下子被冕冠所吸引。

    冕冠按照周礼是天子专用,诸侯佩戴即是僭越。

    但是到了战国时期,周天子已经形同虚设,各国诸侯纷纷佩戴起冕冠。

    坐在北面的吕不韦轻轻咳嗽一声,乌桓这才注意到还有吕不韦和赵姬也在室内,吕不韦坐北朝南,赵姬则坐在了吕不韦的对面。

    这座次安排也是按照礼制的,在此时极为讲究,若是坐错席位,轻则视为无礼被人鄙视,重则认为你有不臣之心,横祸马上临头。

    堂内座位尊卑顺序依次为:南向(座北)、西面(座东)、东面(座西)、北面(座南)。

    古代帝王召见群臣议事,都是坐在座北朝南的位置上的,因而才有“南面称王”这样的说法。

    而室内座位最尊的是座西东向,其次是座北南向,再其次是座南北向,最卑是座东西向。

    后世“东家”、“房东”的说法也是由此而来。

    赢异让吕不韦坐在了第二顺位的位置上,显然是为了表示尊重,这也是符合春秋战国礼贤下士的风气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