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鸿门之宴



    第27节

    所以,奕王把杀了的十几名奸细尸体挂在京城大门之外,正式向东方皓哲宣战。

    当日辰时三刻,奕王率领军队开始了为期半个月的攻城之战。

    可是京城毕竟是京城,千年古都,铜墙铁壁,又岂是一朝一夕能够攻陷?

    第一日,奕王的叛军列阵西直门外,几个时辰下来,皆无法逼近城门,首战败北而归。

    第二日,奕王转战德胜门。他本想一鼓作气,长驱直入攻破城门,可惜东方皓哲比他更快一步,他早已命人率军在德胜门守候,与叛军战于德胜门外,叛军大败。

    连续两场失败,着实打击了叛军的士气。奕王只好全军待命,休整两日,重新部署战略。直到第五日午时,奕王兵分两路,一路直取西直门,另一路则仍然在德胜门进攻。

    奕王知道,此刻在京城之内,东方皓哲最具战斗力的只有三万兵马,而他则足足有十万将士。所以把战线拖长,分散东方皓哲的兵力,该是对他最为有利。可惜东方皓哲军队的战斗力实在超乎奕王想象,他两路的兵马皆被击退。

    为此,奕王又停战一日,全军休整。

    在失去南北两军增援和精良的攻城装备之时,他早料到以现有的兵力要攻下京城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可他万万没有想到,他会三战三败,输得一塌糊涂。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奕王一方面组织兵力攻城,另一方面则要防备后院起火的伏兵。

    在奕王看来,东方皓哲实在狡诈,不知何时他已经在外城安排了一支奇兵,神出鬼没,时常把他布置好的阵形打乱。

    十几天来,奕王的叛军经历了九战九败。可是奕王不甘失败,重组兵马又在彰义门组织进攻。这会奕王以千金为赏,凡杀敌者赏银百两,斩敌将者万两黄金,极大的刺激了三军将士。

    两军在彰义门交战时,叛军就像是一群凶猛的野狼,各个视死如归,扑向京城的守卫军。守卫军苦苦支撑了一个时辰,终于不敌败退,叛军紧追不舍。

    要知道,杀一个守卫军足可抵四口之家安居半年有余,谁愿意把到口的肥羊舍弃?于是,这战场到了后来,几乎成为一场屠杀。

    可是就是叛军追到土城的时候,一列列杳无人烟的民居却突然出现无数的冷箭,把追赶在后的叛军击杀得死伤无数,不得推进。

    直到后来,奕王才晓得这根本是东方皓哲设好的一个局。因为彰义门不好守,守卫军只能佯装失利,把叛军引到早已经设好埋伏的土城边缘,随即让潜伏在民居内的将士阻击,生生破解了死局。

    足足半月有余,叛军都无法砸开京城城门一个小洞。

    奕王这边是毫无进展,但同是这半个月的时间,各地的勤王兵马已经快聚集京师。如若奕王两日之内还不能攻破城池,他必须放弃京城选择逃跑。不然勤王兵马一到,数十万将士围堵外城,而奕王的叛军则占据外城围堵京师,三路人马就会形成一个死局,其时奕王想要逃跑都是插翅难飞。

    可是最让奕王想不明白的是,京城之内明明粮慌严峻,为何还能支撑到现在?他最初攻陷外城之时,有意让外城的百姓逃到了内城,使得内城人口剧增,好让东方皓哲陷入僵局。他当时估摸着,京城的余粮最多也就是支撑半个月,可如今一月有余,京城早该爆发暴乱才是,怎么会如此安稳?

    在京城内,他也不是没有探子细作,可是事关到粮食问题,俨然成了最高机密。如今,奕王唯一知道的是,东方皓哲下令开放所有官仓。这样做虽说不能保证全城百姓都吃香喝辣,但是却足够解决温饱问题,从而极大的防止了百姓暴乱。

    京城保卫战发展到如今,已经难说东方皓哲和奕王孰是孰非。可是最后苦的都是天下万民。

    要说这百姓是国之根本,他们是最低阶层的民众,哪怕在天子脚下的京城,除了读书人,其余百姓参政意识薄弱,都是只求过个安稳的日子。所以谁能给他们安定的生活,他们就追随谁。

    显然,如若不是奕王突然发动兵变围城,在这个万物苏醒的春天里,他们应该过得美满幸福。可是奕王一来,就让他们受尽了苦难,而相比之下,东方皓哲则仁慈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