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1章 “插秧”!-第2/3页



        面积越大,对主刀医生的要求越高,如此规模的移植,主刀医生的体能能抗得住吗?

        赵原知道必须要抓紧时间。

        除了这名患者之外,还有两名患者等待手术。

        尽管那两名患者的症状稍微好一点,但也颇为棘手,否则也不会移交给外省医院。

        赵原和郭志昌商议好材料。

        面积太大,需要好几块,每块的面积不一样,要提前计算好面积。

        因为还在实验阶段,材料有限,必须要计算精准,不能有丝毫的浪费。

        白露小心翼翼地处理着材料,别小看这个活儿,比手机贴膜还要麻烦,外表就像是熬豆浆最上面的那一层豆皮,动作大了,豆皮会破,动作轻了,舒展不开,就成了豆渣。

        无论是豆皮还是手机膜,如果坏了,那也没关系,但这个材料如果出问题,那损失就大了。

        看似不起眼的一小块,价格就得六位数往上走。

        说是豆皮,那是便于理解。

        异体皮肤组织那是正宗的科技与狠活,上面光滑,下面长尾巴,需要靠这些尾巴,植入病人的身体,通过“尾巴”吸收氧分,让组织成活。

        赵原双手进行操作,一手一把眼科镊,轻轻夹起比气球还要薄的材料,使之轻轻舒展开来。

        这个环节很关键,要对手上的力量,还有材料的伸展性和强度有足够的掌握。

        为了方便其他人掌握这个技术,赵原已经用量化数据,写在培训教材内,但教材还没有对外公布,所以目前除了赵原之外,团队能掌握这个技巧的人,也是屈指可数。

        双手的稳定性在这一刻很关键。

        稍有点抖动,就会出现撕裂。

        慢慢地朝病人的身体靠近。

        接下来的环节则是关键。

        要将尾巴对准损伤肌肤的血管。

        所有人屏息以待。

        赵原朝郭志昌点头。

        郭志昌放开血管钳。

        血管口抖动着开始喷血,血液即将凝固,将材料放下,用血管钳夹着异体移植材料的蒂,塞入了血管中。

        动作一气呵成,时间和机会就在刹那。

        插入的技术异曲同工。

        不能过分紧,血管受惊以后,说不定会自我闭合。

        也不能过分松垮,血管太大,里面的各种因子就比较多,容易产生排斥现象,将异体材料给杀死。

        鄂省的医生眼睛都看直了。

        赵原看似简单的动作,但难度非常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