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万能草木灰



    9月初,家里在各处荒地收了棉花,棉花产量不高,主要靠收获。

    棉花采摘的时候需要技巧,否则采下来的棉花会带着脏东西,回家要反复清理。

    棉花籽要抠出来,晒干之后可以卖掉,也可以自己留着,攒多了能榨油,但需要精炼,否则有毒。

    一般卖掉的棉花籽榨油之后,都用来做化妆品了。

    当然,它也可以吃,要求精炼才能达到食用规格。

    乡下作坊里的,是没有任何保障的,有人就因为吃了有毒的棉花籽油,而落下严重后遗症。

    所以一劳永逸的办法就是便宜卖掉,虽然不值什么钱,但蚊子再也是肉不是?

    10月初,开始陆续收秋,今年赵伶俐和陶昌义负责来回转运,上学的子们和翠菊、翠莲负责掰玉米,学校还放了几秋假,老爷子过去帮忙砍黍秆。

    老宅这边老太太身体已感觉力不从心,就主动带着酒留守在家忙活着晒干菜。

    在家的酒继续跟伙伴进林子,看看有没有山核桃、野山楂、野柿子可以捡。

    可惜连续几,也没那么好的运气,就算再难吃的果子,也都被捡干净了。

    他们这些孩子,最后只能背着一筐筐的猪草或柴火回家。

    整个秋收工作忙完至少要到十月中后旬,因为秋收之后还有秋播,要提前将地清理出来。

    这期间也是奶奶抓紧晾晒干材重要时期。

    也是萝卜白菜茁壮成长,施肥浇水的关键期,长势好不好,全靠这些。

    现在镇子四合院里已经不喂养牲畜家禽了,全都转移到了老宅,是以这边缺不了人。

    酒恰恰喜欢山野,也没闹着要回家,祖孙俩作为外来户,能这么快融入西河村,其主要原因是老太太干净爽利,喜怒全凭心情,觉得能深交的就继续打交道,觉得这人不可靠的,下次就会躲着点儿,所以对于陶家饶风评,呈两极分化。

    酒这边亦是如此,她能结识这么多的伙伴,不仅仅是靠她渊博的知识,乐善好施广结善缘,更在于她从不抱怨,不会当人面谁的坏话,顶多她不喜谁了,就悄无声息的远离她,或者躲着那个人。

    白能山上的孩子,大多是需要给家里挖猪草的闺女们,傍晚放学之后,才会有男孩子出来砍柴背柴,早就听西河村穷,那是真的穷,这个村子上学的,不超过五个,还都在附近的村子上学,他们村没那个条件。

    这将来要是成立生产队,怕是也没他们村建学的份儿。

    以前在镇子住的时候,门口好歹有石子路,来到村子才知道下雨之后,村子里的路有多么泥泞。

    走几步路,脚上能让泥巴糊满了,这年代的布鞋不大一会儿就湿透。

    “下雨了,就别往外面跑了,来,帮奶奶剥花生。”

    每当这个时候,奶奶就会把她叫到跟前儿,给她安排点活计。

    或是剥花生,剥棉花籽,又或者掐辫子。

    别家孩子坐不住,唯有她,不但能坐住,有时候还能跟着奶奶学学绣花,学学针脚的走向。

    总之她这几年跟着老太太,可是没少学精细。

    “今年种的这点棉花啊,得攒起来,明年再种点,就能给你们几个家伙做几身棉衣裳了,”

    “奶奶,我不要,我穿哥哥的就行,哥哥们长得快,尤其是大哥的棉衣,都端了。”

    “你大哥的你别担心,有你爹半新不旧的顶着呢,他大了,不怕冻,你不一样,你最娇嫩了,咱家谁都可以没有,就你不能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