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计划经济的到来-第2/3页



    养活姐姐,也有她的一份责任在啊!

    那她靠什么养活姐姐们呢?

    仓库是一方面,还得有个摆在明面上的靠谱工作。

    六六年高考停止,就算是跳级,社会上的工作岗位,也始终处于饱和状态。

    要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人下乡呢?

    刚开始还是自愿,后来干脆强制性,每家都要出一个。

    这就意味着她将来的目标,要么是军,要么就是农。

    她要是个当农民的料,就不会去想高考的事儿,现如今,她能去的地方,看来只有部队了。

    本身就是学医的,那就奔着军医去努力吧!

    这个工作虽然苦,但至少是个正经工作,不管姐姐们将来混成啥样,最起码还有她这个妹妹进行兜底。

    1954年2月底,周兴通过体检,顺利入伍,入伍当,他穿着军装,戴着大红花,站在军用大卡上挥手向周爷爷周奶奶告别,周越站在他们身后,默默的注视着自己的哥哥。

    “在家听外公外婆的话,经常给我写信,好好学习,等哥给你们挣军工。”

    当军卡看不到影子的时候,酒看到周越偷偷背过身抹眼泪。

    他其实也是个孩子啊,五二年来的时候瘦瘦的才十岁,如今两年过去,他的个子猛地蹿了起来,长成大男孩儿,有保护外公外婆的能力了,难怪15岁的周兴能放心离开。

    周斜兵,陶醉陶然很是羡慕,这年代谁不爱那一身军装啊?

    可羡慕归羡慕,他们谁都没提,因为知道这在家里是禁.忌,想要当兵,就得悄摸进行,大张旗鼓最不可取。

    尤其他们的年龄在这儿放着,着急也没用。

    今年3月份,周越也跟着陶然进了五年级,先不先,得将学学完。

    周家这面馆生意一般,即使孩子不在店里面帮忙也没关系,酒和奶奶得空的时候也会过去帮点忙,中午正好是他们休息的时间,要是真忙的厉害,不是还有盼娣的吗?

    7月初,大姑姑带着表哥表姐他们回家探亲,大哥二哥他们领着表哥他们出去抓知了猴,暑假一个月的时间,几个孩子光零花钱就赚了上百万,震惊了不善言谈的大姑姑。

    果然如奶奶所,大姑姑陶桦很像爷爷的性格,稳重内秀,她的两儿一女也很像她,有素质,有文化,但回家一个月,就别哥哥们带偏了,彻底放飞自我。

    大姑姑这次来带了五十斤的江米,五十斤的大米,还做了许多腊肉腊鱼,各种辣椒酱,带不回来的全都走了邮寄,又让奶奶心疼了半。

    他们在家住了一个月,8月初返程回山城,因为哥哥姐姐们即将开学,得提前回家准备一下。

    奶奶脚走不了远路,只送他们到街口,爷爷和阿爹却是一路护送他们到省城。

    在省城逗留一,买流料和一些生活日用品,次日才归。

    秋季开学,二哥陶然进入六年级,周越居然也能跟得上,顺利通过升级考试,也进了毕业班。

    时光如梭,第一套Rmb终于与1955年2月底正式下线,二套Rmb3月1日正式上线。

    由省到市再到县、乡,最后才到镇子村子,差不多劳动节之后,他们这边才开始排长队兑换新币值。

    老币值金额太大,新币值金额较,按照一万比一的比例进行兑换,场面格外的热闹,也相当罕见。

    第一套币值最大是伍万元,而二套币值最大才十元,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大团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