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第2/3页



 “我明白的,”崔氏顺从地点了点头,“不是每个人都有如殿下这般的琴心剑胆。当初我回镇上,收殓姨母和夫君遗体的时候,是隔壁的罗大叔送了我两口棺材,才不至让他们二人曝尸荒野。所以,无论如何,我都不会怪他们。”> “在公主府这些时日,妾道听途说,也了解了许多朝廷办案的事,知道官府断案都是需要证据的。” 

 崔氏抬起头,一双杏眼含着水光,颤声道:“妾知道,妾不是唯一一个受害者。事到如今,妾已经不在意李钧能否以杀害崔家人的罪名被惩处。只要能让那恶棍罪有应得,妾就心满意足了。” 

 萧懿龄心中其实也是这个打算,只是没有想到,这个想法会从崔氏口中说出来。 

 “殿下若无其他事,妾就先回前院了。曹女史说,下午要继续教我看账本的。” 

 崔氏说完,便起身告辞。 

 自从那次与崔氏交谈过后,萧懿龄仍一直在收集其他被李钧所害女子的证据。他们虽找到了几个从李钧魔爪中逃脱的人,然而,却没有找到愿意出具证词和站出来作证的人。 

 直至今日,李自昌下狱,李钧也由襄王下令,从宾州被捉拿回京。 

 而负责此事的正是顾定安。 

 · 

 “慢点吃,没人跟你抢。”萧懿龄笑着看着顾定安吃饭的样子。 

 顾定安在军中多年,军士吃饭,向来只求一个“快”字。顾定安吃饭时,虽不算狼吞虎咽,但也比常人快许多。 

 而萧懿龄则是从小在宫廷中长大,被教导的是食不过三、细嚼慢咽。 

 不过,此时看到顾定安的样子,她却并不觉得粗俗,或者被冒犯。反而觉得此人吃得很香,莫名地好像自己也有了些食欲。 

 实际上,顾定安以往与萧懿龄同桌用膳时,都曾有意无意地刻意注意自己的用餐礼仪,只不过今日实在是饿得累得狠了,这才“原形毕露”。 

 顾定安是刚刚从宾州回京的。 

 襄王虽没理过金吾卫事,但名义上仍是金吾卫大将军。是以,当发现李钧还在宾州,他便派了金吾卫中郎将顾定安率队赴宾州,将李钧捉拿归案。 

 原本往返需要十几日的路程,顾定安只花了七日,便将人带回了京城。 

 方一回京,顾定安将人交给卫渊,便直奔公主府。 

 他到京城的时候,已经过了晚膳时分。 

 厨房里没什么现成的,前头又催得急,厨娘为了求快,就做了碗最简单的阳春面送上去。没过一会儿,环涛馆便来传话,说让再做几碗,顾将军没吃饱,公主也想吃点。 

 厨娘闻言,喜出望外地加快了手上的动作。 

 要知道,六七月份正是咸京最热的时节,这天儿一热,公主殿下便没胃口。原本饭量就小的公主,近来更是每餐只能稍稍吃上几口,或是只用些冰镇的水果和凉茶。原本还有些肉的小脸,都瘦了一圈。 

 就用膳这件事上,公主想来是谁劝都没用的。可只有顾将军在的时候,公主便能多用几口。 

 所以,这几日顾将军不在城中,连公主府的厨娘都一直念着他。 

 顾定安一连吃了七碗面,还有三盘后来端上来的小菜,又盯着萧懿龄,将那一小碗冷淘都吃完,这才离开了餐桌。 

 “难道,你这么火急火燎地赶路,就是为了早点回来盯着我吃饭吗?”萧懿龄摇头笑道。 

 顾定安却反问:“不然,我还能是因为什么?” 

 说着他又凑近了些,头倾向萧懿龄:“你看看,为了能让你多吃两口饭,我都要长白头发了。” 

 萧懿龄被吓了一跳,忙仔细看向顾定安的头发,可那乌黑一片的,找不到丝毫灰白。 

 顾定安又说:“那一定是,方才见你吃了一整碗冷淘,它又变黑回去了。” 

 “噗……油嘴滑舌。我以前怎么没发现,你还会这个……”萧懿龄嗔道。 

 · 

 用过第二次晚膳,萧懿龄躺在院中的摇椅上,看着天空。 

 和暖的夜风抚过她的脸颊,带起几根碎发,摇椅轻轻晃动着,如同婴儿用的摇篮,将她晃得昏昏欲睡。 

 顾定安也躺在一旁的另一把摇椅上,看着萧懿龄的侧脸,她白皙的脸仿佛透着光。 

 这段时日,他和萧懿龄两个人都太忙了,就像一根绷紧的弦。而此时,案件告一段落,二人卸下了暂时卸下了所有的担子,躺在迷离梦幻地星空下,不由得被摇椅摇散了心智。一旦放松下来,就很容易昏昏沉沉地陷入梦乡。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