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谋定后动-第2/3页
而曹髦则是在批阅奏折之后,思考着如何结束这种如同囚徒般的生活。
他深谙这段历史,知道自己的命运彻底改变是在自己19岁那一年,而不是现在。
当然,如果自己因施仁政而得民心,局势也许会提前几年。最好是提前几年。
这种日子,正如青素所说,很压抑,会让人闷出病来的。但是,一定要提前布局。
高手下棋,一眼能看好多步棋。
如何提前布局呢?
那就是充分利用毌丘俭起兵讨伐司马师事件。
毌丘俭是大魏永恒的忠臣,但是,自己必须利用这件事来做文章。也就是说,自己必须与毌丘俭有所接触,而且必须尽早接触。
召他入宫,没有司马师的同意,是不可能的。
不召他入宫,自己出宫离开洛阳去找他,也不现实。如何来促成与他的见面呢?
不坐下来聊一聊,君臣俩如何能亲热起来?
嗯,有了,朕先给他写封信,让罗靖想办法转给他,表明朕不甘心当傀儡,不甘当司马氏的掌股木偶。
朕想当明君豪主,中兴大魏,一统天下,盼毌将军给些支持。
可是,一旦出现“衣带诏”那样的泄密事件,朕又刚刚登基,根基不稳,岂不又给司马氏废了或是杀了?当年曹操还是很有人情味的,至少给汉献帝丰衣足食,并把自己的几个女儿都嫁给汉献帝。
现在的司马氏比曹操当年可狠毒多了。
曹髦思忖至此,提笔又放下,心也累,人也累,便走到龙榻前,和衣躺下歇息。
正元元年,十月七日早朝,文武百官三呼万岁之后,曹髦下诏派身边的一批侍从官员到国内代曹髦到各地巡视,代表天子了解各地人情世故,慰问地方官员和百姓,同时调查有无冤案和官员失职的情况。
十八日早朝,曹髦亲自命令守卫大殿的甲士放过罗靖、青素、青荷带刀剑入殿,否则,立即处死这些甲士。曹髦虽然此时不被看好,但终究是皇帝。
那些甲士无奈地放行。
再说,此前曹髦也下诏宣布,罗靖为皇帝的背剑卫士令兼黄门令,贴身护卫。虽然曹髦也曾说此诏作废,但是,仅仅是嘴巴上说作废,诏书并无作废。
有些侍卫还是很聪明的,并非一介武夫那么简单。
这也算是曹髦开始铁腕施政的第一招,如果自己的亲信都无法带刀剑上殿,那以后什么事情也不用办了,何谈收回皇权?
待百官到齐,参拜曹髦之后,曹髦便授予大将军司马师统领全国兵马及京师内外诸军的权力,并特许司马师大将军朝拜时不必小步快走以表示对天子的尊敬,向君王奏事时只称官职不直呼姓名,还可以穿鞋佩剑上殿。
本坐在曹髦龙椅下旁侧的司马师起身,抱拳拱手,虚情假意地向曹髦道谢,心里却甚是得意,感觉自己就如当年的曹操一样,仍然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髦从他嘴边的笑意也看出了司马师之心,但是,他也不点破,不道破,只朝他摆摆手。
这些天,曹髦已经暗暗了解到司马师在朝中、在各地的亲信是谁?曹髦既要施仁政,赢民心,也要逐步的打压司马师的亲信。
如此,才可以慢慢的收回朝政大权。
司马师落坐。
曹髦又说道:“众爱卿,前日,朕登基为帝,仪式之后,宣布削减后宫供给,削减车马服饰罢除宫廷及官府中的无用之物。然后黄门侍郎、中护军贾允仍然照往常领取供给作后宫之用,无视朕之旨意,欺上瞒下。来人,将贾允廷杖二十,罚半年俸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