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中间人二



三十一

   中间人二

   秦建设走后,刘有禄越想越不对劲。

   她觉得是不是派出所已经把黄淑芬给放了。她不放心,就要去派出所看看。

   来到派出所,周公安看到刘有禄来了。还以为王忠全的知会起了作用,于是他以为刘有禄是来签字同意放人的。

   他说:“你来了?”

   “嗯。”刘有禄应道。

   他拿出调解同意书说:“你同意的话就在这上面签字。”

   “这是什么?”刘有禄问道?

   “不是你们协商好了,你同意放人了吗?”

   “我什么时候协商过同意放人了?”

   发生了新情况,周公安一时没转过弯来。他愣住了。

   “你们打算徇私枉法?欺负我一个农村妇女吗?”

   “刘同志你误会了,我绝不会徇私枉法的。不过我今天是接到你们已经协商和解的通知,才以为你是来签字同意放人的。”

   “这样吧,你先回去。我先了解一下发生了什么情况。你放心,没有你的同意我们是绝对不会放人的。”

   刘有禄走后,周公安马上向王副乡长汇报,说刘有禄没有同意签字放人。

   王忠全感到意外,刘有禄连秦建设村长,她的本族兄弟都不给面子吗?

   可能这女人性子比较烈,看来还要从其他方面着手。他告诉周碧玉如果刘有禄再来,就再做做她的思想工作。当然不能给她压力,既然是烈女的话,只能旁敲侧击一下。

   王忠全着手调查刘有禄一家有什么实际需要。困难肯定是有的,既然她家之前是贫困户,肯定需要钱。现在她不为杨万才的补偿款动心,说明钱虽然重要,但人家不为五斗米折腰。

   现在她家也在种植木耳,也算是个能干人,不为命运屈服的女人。王副社长心里开始佩服起来。

   那就看看她有什么实际需求,没有原则问题的话,能满足就满足。

   从私来看,王忠全确实是要徇私枉法,偏袒本乡首富。但是他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他没有收受杨万才一分钱。确实,他也是为了本乡的经济发展考虑,但是,这算是一种公心吗?

   晚上,周碧玉愁眉苦脸的回到家。他姐姐看到他脸色不好,问他怎么了?

   “唉,都是工作上的事。金山村一个女的被人诽谤殴打。按理说诽谤她人,这事该抓人就抓人。可偏偏王忠全要我放人。”

   “王副乡长要放人,你就放呗,看把你愁的。你让当事人给受害方赔偿一笔钱,这事不就得了。”

   “不得行,已经提出给五百块,对方都不同意放人。”

   “五百块?这么多?我一个月工资才56块钱。这顶我快一年的工资了。谁啊?能出这么多钱。”

   “人称杨百万的杨万才,他老婆黄淑芬。”

   “难怪。那她打的是谁?”

   “哦对了姐,你是不是给金山村刘有禄放过贷款?”

   “是啊,你怎么知道?你认识她?”周萝玉奇怪的问道。

   “我就猜是你给她贷的款,我问过她。”

   “黄淑芬诽谤打的人就是她。”

   “哦,我跟她也不熟,你别想让我当说客。”

   “不熟你还给她贷款?”

   “她是中心小学张桂芳老师做的担保,我才给贷的。再说,是信用社放贷,又不是我的钱。我要有钱才不会借给她的。她家那么穷。”

   “你还别说,人家再穷,也不甘受辱,坚决不要赔偿的钱。”

   周碧玉接着说:“姐,这个刘大姐让人佩服,要不你去说说。一是不要让弟弟为难,我还不想得罪王忠全。二是,不要让刘有禄钻进牛角尖,得罪乡长可不是什么好事。再说她耽误了生产,今年能还上贷款吗?她不能还上贷款,不影响你工作吗?”

   周萝玉觉得弟弟说的也对。

   第二天周萝玉来看望刘有禄。

   她来的理由是想看看刘有禄的生产情况。

   刘有禄很热情的带周萝玉参观她的种植棚。又带她去看恒温室。

   “周姐,你看,里面这一批是我繁育的口蘑二代种,它们繁殖期短。等这一批二代种长起来,可以培育出600多袋的口蘑。”

   周萝玉说:“可以啊小刘,你这一下就上规模了。你选的种也选的好。我出去吃饭,别人请我也上过这种口蘑菜。好吃价格还挺贵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