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不虚此行



这是第二次让林乔念在清晨醒来时还享受其中。

   木质香调的温柔和他微睁的明眸,仿佛都在倾诉着朦胧爱意。

   昨晚,她也恍惚了。

   明明觉得许鹤年恶心,但还是抵挡不住他的攻袭,逐渐沦陷。

   只能说许鹤年风月场合历练得多了,会玩。

   林乔念想到这里就觉得脏,起来洗了个冷水澡。

   彼此都是逢场作戏,别太当真了。

   ……

   第二日的安排,是到访越剧发源地,在越州东南方向的小县城里。

   他们驱车驶过一片片油菜花田,春风肆意抚过他们舒展笑意的脸庞。

   今天去越剧小镇,许鹤年还特意请了当地有名的越剧团来演出。由获得过梅花奖的戏曲演员来出演梁山伯。

   当然,这是林乔念的主意。

   静养的那几天,林乔念想了很久,有什么办法可以获得诺伦导演的赏识。

   ……

   午饭之后没多久,林乔念就消失了,由许鹤年带着诺伦导演游览参观着。

   面对精细雕琢的戏剧头饰,缎绣精美的戏服,诺伦先生不禁夸赞戏剧服化道的匠人匠心。他都将他们拍摄下来,作为影片服装设计的灵感来源。

   古老的戏台饱经风霜的立在小镇最威风的位置,接受着数十年来游人的驻足观赏。观影席就设在台前,一张四方桌,两把老藤椅。一壶春茶,几碟茴香豆。

   “许太太去哪了?是身体不舒服吗?”

   大戏开始前,诺伦先生还在寻找林乔念的身影。

   许鹤年为他倒茶,神秘的笑着:“无碍,她稍后就来。”

   戏剧开场,吹弹奏乐,越剧演员妆容精美的从幕帘后走来,第二出戏便是梁祝着名的桥段《草桥结拜》。女扮男装的祝英台赴杭城求学的路上,与梁山伯结拜为异姓兄弟。

   越剧别具一格的唱腔,深深吸引了诺伦先生的眼球。

   到快终了时,最为着名的《化蝶》桥段响起,更是将整个戏剧推向了**。刚柔并济的唱调和演绎,将情深似海与不顾世俗展现得淋漓尽致。

   许鹤年盯着台上化蝶翩然舞动的“祝英台”,嘴角不自觉勾着笑意。她腰肢柔软,肢体舒展,张弛有度。

   那举手投足的灵动,即便覆盖着浓重的脂粉,也遮掩不住。

   诺伦先生也发现了猫腻,定睛仔细看。

   “鹤年,这……不会是许太太吧?”

   许鹤年也没听林乔念唱过越剧,只知道她对戏剧有些感兴趣罢了,没想到静养在家对那几日,就能把越剧别致的唱法融会贯通,让她在《化蝶》时接替戏剧演员上场时看不出一点违和。

   毋庸置疑,她的确很优秀。

   戏剧表演在掌声里落下帷幕。

   谢幕时两个“祝英台”演员的同时登台,肯定了诺伦先生的猜想,这实在时让他惊喜。

   “之前在私宴没能跳一番,今日在戏台上尽了兴。没给表演扣分吧?”

   林乔念俏皮的问诺伦先生。

   她心中自知表现得不错,毕竟梅花奖得主都对她肯定连连。

   许鹤年盯着她不太自然的脚,知道今天的演出不是靠半天的排演就演得下来的。她在家静养的那几天,估计是没少练。

   她这番努力的模样,仿佛又让他看到了当年那个倔强不服输的女孩子。

   许鹤年看着笑得无比灿烂的林乔念,不自觉的出了神。

   ……

   后面几天的行程很顺利,这趟越州之行让诺伦先生觉得不虚此行。

   不仅如此,对中国区独家合作的意愿他也已经有了主意。他选合作伙伴最主要的是看对方的品德,而他认为许鹤年这样有情有义的人就是他可以信任可以合作的人。

   除此之外,他对林乔念尤其满意,言语之间似乎透露着想要她来参演影片。

   这对林乔念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离开越州的时候,许鹤年和诺伦先生直接去杭城机场,准备回京北,而林乔念还要在杭城留一天,参加第二天在杭城影院的影迷见面会。

   去杭城的路上,林乔念还和许鹤年扮演着最后的恩爱夫妻。临别,许鹤年还刻意下车帮林乔念搬行李,真情实感的拥抱告别。

   该表演的,许鹤年一个都不落下。

   这几天日日夜夜的相处,都“幸福”的有些不真切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