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8章 大宋是个怪物-第2/3页





    粮价飙升,不管朝廷怎么想办法,都会有人囤积居奇,又会火上浇油。

    能怎么办?

    捏死期货吗?

    下令封禁吗?

    或许这是最容易的办法。

    可是这么好的一个发明,就给提前扼杀了?

    下得去手吗?

    在这一刻,王宁安突然想通了,后世太多批评儒家的论调,当然王宁安也看不惯儒家,更看不顾理学。但是不得不承认,他们相对保守的选择,对待新事物恐惧的态度,追求稳定,追求不变,不能说有道理,至少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掌控一艘庞大的海船,容不得半点失误,不然后果实在是太严重了。

    哪怕王宁安身为穿越者,面对这个局面,也有些力不从心。

    “君实,你们现在有什么应对的方法?”

    “主要是三个方面,其一是尽可能筹粮,尤其是从南方调运粮食,填补地方的常平仓,以备不时之需。只是这些年来,江南种植棉花和桑树的越来越多,好些鱼米之乡不断不产粮食了,还要从外面调拨。因此江南拿不出多少粮食,只能靠着荆湖和巴蜀。另外岭南和交趾,这些年也压榨的差不多了,我估计,最多能筹措300万石,再多就不可能了,考虑到路上的消耗,能排上用场的,不会超过150万石。”

    “第二个方面,就是组织百姓抗灾,挖深水井,派人监控,一旦出现蝗灾的苗头,趁着蝗虫还没起飞,立刻扑杀,尽量保住产量。”

    “至于第三个方面,那就是限制城市哄抬粮价,要制定最低和最高的价格,必要的时候,关停期货市场。”

    ……

    司马光滔滔不断,讲了很多内容。

    王宁安知道徒弟的本事,更何况这些也不光是司马光一个人的意见,还有那么多的专业官僚,他们集体的智慧。

    很显然,普通的手段都想到了,王宁安也不会比他们更高明。

    “说吧,还有多大的缺口?”

    司马光脸上露出了轻松的表情。

    他很喜欢在王宁安手下办事,师父总是有别人想不到的点子,实际上,以他们的才智,完全可以做到七八分,所差的不过是一点而已,偏偏这一点就能要命!

    而王宁安就是那个神来之笔!

    “我们算过了,全力筹措,各种手段都用上,能挤出350万石到400万石,如果小心一些,其实能挺过来的。”

    这话王宁安信,毕竟风风雨雨,大宋已经走过了一百来年,他们曾经面对的问题,不会比这一次轻松多少,如果这些人杰那么菜,大宋早就亡国有日了。

    司马光提出来问题,也是因为王宁安的折腾,让大宋的城市化提高更多,各种先进的金融工具出现,货币增发,使得一些人手里的资本暴涨。

    不要以为这是个好事情。

    资本代表购买力,也是一种左右社会的权力。

    掌握资本的人为了利益,可以带来进步,也会带来毁灭,千万马虎不得。

    王宁安沉思一阵,然后道:“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要想保住大宋的繁荣和安定,还要稳步发展,就必须额外拿到500到600万贯粮食,有这些粮食打底儿,我们才能轻松渡过荒年!”

    司马光用力点头,“师父说的太对了,这事情只有师父能办,弟子相信师父。”

    “唉,我也不知道你们是我师父,还是我是你们师父了?哪有难办的事情推给师父的道理?你们还懂不懂尊老爱幼?”

    司马光呵呵一笑,“师父,貌似你没有弟子老,又比皇上大十几岁……所以啊,尊老爱幼,正应该师父辛苦一点才是!”

    王宁安被气得脸红脖子粗的,这帮兔崽子,越来越大胆了。

    “快滚吧,懒得看到你!”

    司马光连忙起身,往外面走,当他到了门口的时候,王宁安的声音悠悠传来,“粮食的事情我会想办法,只多不少……你给我好好盯着下面,谁敢发国难财,就砍了他的脑袋,不要客气。”

    “是!”

    司马光回答,拖着长音,难掩喜悦。

    师父就是师父,果然有办法!

    司马光兴匆匆下去布置了,王宁安也在筹划着从哪里弄来粮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