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首映礼 十-第2/4页





    而farre11翻成中文就是……法雷尔。&1t;/p>

    我们的袁大师也算是向《哪里都不搭大6》致敬一下。&1t;/p>

    所以,这三姐妹就是法雷尔家的女儿。&1t;/p>

    她们在坟前默默地哀悼了一会,转身进入房内,把全部家当——一条脏被子和几只木碗装进了一辆快要散架的小车,然后艰难地推着小车出了农舍的大门,汇入了门外逃荒的人流之中。&1t;/p>

    这里还要解释一下,在大饥荒之前因为英国人大力的剥削,爱尔兰的经济困窘到近乎以物易物的地步。所以她们根本就没有什么家当可言。&1t;/p>

    他们一起走向了教堂前的小广场。&1t;/p>

    这个时候,那位神父也从小教堂里面走了出来,伛偻着的身子上挂着一只破旧的褡裢(一种中间开口而两端装东西的口袋)。&1t;/p>

    他从褡裢里面掏出一只只小土豆散给人流中的孩子们。&1t;/p>

    三位黑衣少女走到他的身前,脸上都带着期待到极点的神情。老神父露出了慈祥的笑容,从瘪瘪的褡裢里面拿出了一只小土豆递了过去。&1t;/p>

    法雷尔三姐妹全都是一副惊喜夹杂着感激的神情,她们三人一人一口小心翼翼地吃掉了这枚小的可怜土豆。&1t;/p>

    璀璨的晨光照耀着那位老神父,就如同那位慈爱的圣父一般,让人心头忍不住涌起一股希望,也许在这位尽忠职守且心地善良的神父带领之下,这些饥民会找到出路的吧?&1t;/p>

    应该是吧!&1t;/p>

    就在这时天上飘来了一朵乌云,光线瞬间黯淡了下来,众人下意识抬头看天的时候,那位老神父毫无预兆地软倒在了地上。&1t;/p>

    一个看上去比较体面的村人走了上来,摸了摸神父的脉搏,向着周围众人摇了摇头。&1t;/p>

    一个村妇默默地拿起一张毛毯,走上来盖在了神父的身上。&1t;/p>

    众人一起摘下帽子低下头颅,向这位可敬的神父表示哀悼。&1t;/p>

    三姐妹脸上露出了惊愕、悲伤又自责的神情。&1t;/p>

    而此时不但太阳被乌云遮住,村庄周围也出现了浓重的雾气,影片整个氛围突然显得鬼气森森,有了点恐怖片的意思。&1t;/p>

    大家只是哀悼了那么一小会,便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地走向了冥界一般的村外。&1t;/p>

    从这里开始,就是后世赞誉为“电影版的《格尔尼卡》”的那个长镜头了……&1t;/p>

    “《饥荒孤女》在电影史上的地位是无可置疑的。对于我们这样的工作者来说,其中导演大卫-格里菲斯是对于各种镜头语言的运用,直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揣摩……”&1t;/p>

    “这个镜头一开始是以主角三姐妹为视角,跟随她们的前进从而展示她们看到逃难路上的惨况……”&1t;/p>

    “同开篇那位神父一样倒毙在路边的老者……”&1t;/p>

    “翻倒的车旁坐着的哭也哭不出来等待死亡的小男孩……”&1t;/p>

    “哄着死去婴孩哺乳的疯狂母亲……”&1t;/p>

    “在妻子和孩子身旁一声不吭地抽完烟然后跳河自杀的男子……”&1t;/p>

    “雾气中的一幅幅场景构成了凄绝同时诡异的图景,好似毕加索那一幅展现轰炸惨况的名画《格尔尼卡》,让人有一种透不过气的感觉。据说第一次在都柏林公映的时候,现场观众都吓坏了,数千人的会场鸦雀无声……”&1t;/p>

    “随着法雷尔三姐妹,镜头来到了一处乱葬坑,那里有无数的乌鸦正在啄食着人类的尸体。从这里开始第一个长镜头结束,马上又开始了第二个长镜头,这次视角转到了其中一头乌鸦之上。”&1t;/p>

    “腾空而起的乌鸦俯视着下方的人流,让观众可以看到这条逃难之路由尸骨铺就而成……”&1t;/p>

    “这应该是电影史上第一个航拍镜头了,而这种现实的电影语言给当时的观众带来了极大的震撼……”&1t;/p>

    ——节选自《十部你不可错过的电影之《饥荒孤女》赏析》&1t;/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