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绑了-第2/3页



   与此同时·秦国·咸阳宫·章台宫内!

   秦王‘嬴政’正在跟随着熊启学习着《商君书》。

   熊启朗读道:“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君亟定变法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之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骜于民。”

   “语曰:‘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

   “郭偃之法曰:‘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法者所以爱民也,礼者所以便事也。”

   “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熊启朗读完这一段对着嬴政问道:“这一段是何解?”

   嬴政则是脑海中思考一遍后,认认真真的回答道:“商君之意是行动迟疑就不会有成就,办事犹豫不决就不会有功效。”

   “国君应当尽快下定变法的决心,不要顾用天下人会怎么议论您;何况做出比普通人明行为的人,本来就会被世俗社会所非议;独一无二见识思考的人,也一定会遭到他人的嘲笑。”

   “俗语说:‘愚笨的人在办成事情之后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聪明的人对那些还没有显露萌芽的事情就能先预测到;百姓,不可以同他们讨论开始创新,只能够与他们一起欢庆事业的成功。”

   “郭偃的法书上说:\\u0027讲究崇高道德的人,不去附和那些世俗的偏见,成就大事业的人不去同民众商量。”

   “法度,是用来爱护百姓的。”

   “礼制,是为了方便办事的。”

   “所以圣明的人治理国家,如果能够使国家富强,就不必去沿用旧有的法度,如果能够使百姓受益,就不必去遵循旧的礼制。”

   熊启听着嬴政的对答,脸上露出无比满意的神情。

   这也让熊启觉得自己的目光果然没错。

   熊启正准备和嬴政述说一番对于律法的理解,却看见成蟜直接冲了进来,还有数名宦官脸上带着乌青紧紧地追着成蟜。

   “嬴政!”

   成蟜直呼嬴政面前道。

   数名宦官此刻也是直接跪倒在地,对着嬴政请罪道:“我等未拦住长安君,还请王上恕罪。”

   “你们都退下去吧。”嬴政看了成蟜一眼,对着数名宦官说道。

   数名宦官从地上爬起来后,低着头退出了宫殿。

   “嬴政,我在叫你。”

   成蟜在咸阳宫内第一眼看见嬴政的时候,就觉得嬴政不应该归秦,就应该死在邯郸。

   而且嬴政那舞姬母亲还被封为王后,成蟜从长子变成了庶出,他嬴政成了长子,还被封为了太子,连原本属于成蟜的秦王之位都被嬴政所夺取了。

   “长安君。”

   熊启起身对着成蟜行礼后,开口道:“秦王是秦国之王,而你长安君虽与秦王同出血脉,但也不可如此无礼。”

   成蟜一脸不在乎的对着熊启骂道:“昌平君,本君开心叫你一声昌平君,本君不开心你就是个平民百姓。”

   “成蟜,注意你的言辞。”嬴政对成蟜呵斥道。

   嬴政对熊启还是很尊敬的。

   毕竟熊启事事都在为嬴政考虑,还特意找了许多关于律法的书籍,比如魏国李悝的《法经》,商君的《商君书》,另外嬴政有什么不解之处都会给嬴政解惑。

   虽然嬴政并没有拜熊启为师,但尊敬是必不可少的。

   “本君说得不对嘛。”成蟜直接对嬴政猖狂的说道:“他熊启的昌平君是楚国封的,又不是大秦封的。”

   “而且嬴政,听说你和你母亲在邯郸的时候经常受到一名名为上官海棠的女子照顾和资助。”

   “更是借着这一重关系和吕不韦达成合作关系。”

   “如今那上官海棠却出现在齐国太子的身边。”

   “要知道那吕不韦虽然是大秦相国,但他却是一介商人出身,谁知道吕不韦到底把我大秦多少机密情报透露给那上官海棠。”

   “本君还听说,吕不韦这一段时间还经常深夜进攻,待在上朝才从赵姬的后宫出来。”

   “你嬴政根本没有资格成为我大秦之王,还有那吕不韦和赵姬,也没有资格作为大秦的相国和太后。”

   说到最后,成蟜脸上满满都是猖狂之意,仿佛大秦王位已经非他莫属的样子。

   熊启的脸色也是变得有些不好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