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计逼司马懿-第2/4页



    姜维恍然大悟。

    孔明点破:“如此两位将军可安然养老,既无兵马,则攻不下安定。”

    姜维表示赞同:“两位老将军一生为将……”可是姜维也知道孔明的年龄也上来了。

    “可是丞相!”

    孔明预判了姜维想什么:“伯约,我已思得一计,可让司马懿出营。”

    待孔明饮完药,令姜维教各处皆拔寨而起。

    当有细作报知司马懿,孔明退兵了。

    “都督,诸葛亮已退兵下寨。”

    司马懿不敢相信沉思:“退兵?”不知孔明又是什么幺蛾子,司马懿只能疯狂运转脑筋。

    随即摇头:“孔明必有大谋,不可轻动。”

    张合道:“此必因粮尽而回,如何不追?我愿领兵去追。”

    司马懿制止:“慢!”

    司马懿还是了解对手的:“孔明上年大收,今又麦熟,粮草丰足;虽然转运艰难,亦可支吾半载,安肯便走?彼见吾连日不战,故作此计引诱。可令人远远哨之。”

    张合请战:“都督……”

    司马懿制止:“先探清虚实,再做对策。”

    于是乎,司马懿亲自带兵出营探查。

    军士探知,回报:“报都督,诸葛亮离此三十里下寨。”

    司马懿轻声笑言:“如何?我料孔明果不走。且坚守寨栅,不可轻进。”

    “继续监视蜀军,一有动静,立即禀报。”

    住了旬日,绝无音信,并不见汉将来战。司马懿再令人哨探,回报:“蜀兵已起营去了。”

    司马懿未信,乃更换衣服,杂在军中,亲自来看,果见汉兵又退三十里下寨。司马懿回营谓张合:“此乃孔明之计也,不可追赶。”

    好家伙,人张合也没打算追啊。

    又住了旬日,再令人哨探。回报:“蜀兵又退三十里下寨,诸葛亮欲退回汉郑”

    这倒是让司马懿有些不好思考了:“传张合将军进帐议事。”

    张合埋怨:“蜀军连续撤退,每退三十里下寨,此缓兵之计,渐退汉中,都督何故怀疑,不早追之?我愿往决一战!”

    要司马懿还是稳的,退一万步,就算孔明真退走了,也没事,起码完成基础任务:退诸葛亮了,总比中计好。

    司马懿再拒绝:“诸葛亮诡计极多,倘有差失,丧我军之锐气。不可轻进。”

    司马懿能沉住气,张合可沉不住气起身道:“都督,不必顾虑,大好时机,一旦错过,悔时晚也。”

    司马懿给他解释:“诸葛亮定有伏兵,不可,不可。”

    张合心里苦:“伏兵,伏兵,诸葛亮哪来的这么多伏兵,哪来那么多计策。”

    直接请战:“我去若败,甘当军令。”

    司马懿沉思许久,也知道孔明是追不得滴。

    司马懿还是松口了,原因很简单,谁不想打赢孔明一次?万一真让张合蒙对了呢?反正自己又不上战场。

    司马懿同意了:“张老将军既然执意要去,本都督就……悉听尊便。不妨可分兵两支:汝引一支先行,须要奋力死战;吾随后接应,以防伏兵。汝次日先进,到半途驻扎,后日交战,使兵力不乏。”

    最终,司马懿还是没有忍住可以生擒诸葛亮的机会。

    遂吩咐兵马,准备擒杀孔明。

    次日,张合、戴陵引副将数十员、精兵三万,奋勇先进,到半路下寨。司马懿留下许多军马守寨,只引五千精兵,随后进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