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一计谋一事-第2/3页
王渝的看法是:“既然丞相已替朕议和,那么应与魏和平相处,可屯兵屯粮,以待再战。”
韩黎真是气不打一处来:“陛下糊涂啊。”
王渝想了想:糊涂吗?战争模拟类游戏不都这样吗?和平条款期间不是不能打人?打人也要撕毁和平条款吧?
“卿为何如此?”王渝问。
“陛下,贼魏与我大汉停战,目的是为了拖死大汉。”
韩黎道:“我大汉仅有两川之地,贼魏呢?中原,河北,尽皆是他手,今日停战,不过是陆逊压境,公孙渊蠢蠢欲动,皆外因。”
韩黎的倒是有道理。
“丞相尚且同意,尔以为胜过胜过丞相否?”赤刑问。
韩黎居然笑了:“自愧不如,但,丞相定不会错过如此良机。”
“哦?”王渝好奇,史书上的诸葛亮那可是完美人物,百智军师,若不是有个不怎么聪明的皇帝再加上不怎么团结的众臣,或许北伐成了,至少也可以以西凉为北伐前基地,长安对峙洛阳,也不至于后期姜维根本没有翻盘点了。
“丞相不会亲率大军,但我大汉有凉州牧马超,马超将军是个暴脾气,丞相只需要稍微点点将军,陛下觉得马超将军岂不出击?”韩黎的猜测是有道理的。
趁着曹魏撤兵之际,最好的机会便是夺下安定、武威这些地方,主打一个出其不意,虽然曹魏定能想到,但也算是动炼戈,即使是范围。
“陛下!”韩黎苦心劝:“如此良机,曹魏之兵多在西凉、襄阳、合肥之地或是北平防公孙渊。”
“若是抽出身来,我大汉可拖不起。”韩黎叩:“陛下!为了汉室之兴,试一次!这不是失信下,是失信曹魏,曹魏是篡汉逆贼,与逆贼讲什么公理?”
王渝心里只是想当一个下人都尊敬的君王,毕竟他那个时代虽然没有政治上的尔虞我诈,但是他那个时代充满了欺骗,如果王渝抛弃本心,那便是堕落了。
“如卿所言,如何?”王渝心里是矛盾的,他有君王的雄伟大志,也有作为现代饶眼光,但更多的还是他身为那清澈又愚蠢的大学生的善良。
“赤刑太守给大都督陆逊写信,约定明日攻上庸,今日便派诈兵前去,摇旗呐鼓,不攻城,我已让百姓去散布谣言,是大魏已败 割让水郡。”
“待陆逊攻襄阳之时,我军便大举往上庸,上庸定不战自降,那么陛下,臣要问,非我军之攻而降,岂能是两军动炼戈?若是曹叡发兵,则丞相则有理可攻,若是曹叡不发兵,我军可援助陆逊减少压力。”
韩黎给了一个近乎完美的答案。
“上策便是谋上庸,中策则是援陆逊,下策便是按兵不动,陛下三思。”韩黎叩首不起。
王渝做出了自己的决定,他深知,一座城池的作用不仅仅是人口,还是战略位置,看着地图上,如果襄阳城破,那么陆逊则也可以利用新野襄阳逼曹魏,丞相的压力就会变,汉室只能是保住孔明才有机会。
至少长安与洛阳没有拿下之前,孔明万万不可因过劳而死,这话属于没有良心了。
王渝的意思还是想让孔明能够实现他曾经的愿望:大业完成之后便回去耕种那几亩田地,那是昭烈帝许诺的,王渝一定要让这个愿望实现!
“赤刑,拿纸和笔来!”
“陛下……”
“立刻给东吴大都督陆逊写信!”王渝的语气不容置疑:“韩黎啊,起来吧,去领酒肉,之后陪朕去散散步。”
“是,陛下。”韩黎起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