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陆郎之叹-第2/5页
徐晃将军的死几乎跟司马懿同一时间到达长安曹叡处。
司马懿先拜:“臣闻申仪密告反情,意欲表奏陛下,恐往复迟滞,故不待圣旨,星夜而去。若待奏闻,则中诸葛亮之计也,请陛下恕罪。”司马懿叩。
言罢,将孔明回孟达密书奉上。曹叡看毕,大喜道:“孟达反贼若非爱卿兵发神速,我大魏江山休矣,卿之学识胜过孙吴,朕赐金钺斧一对,后遇机密重事,不必奏闻,便宜行事。”
司马懿再叩:“谢陛下!”
司马懿再请罪:“陛下已闻徐晃将军死于西城蜀军之手,乃臣办事不利,请陛下降罪。”
曹叡知道这不能怪任何人,只能是:“这诸葛亮诡计多端,徐将军死于他手,朕心甚痛,不怪卿之谋划,我已加封徐将军侯爵,其子继承,配享太祖(曹操)庙庭,徐将军在之灵也可安息。”
这番话了,司马懿放心多了:“多谢陛下!”
曹叡还是会点好话的:“朕一时不明,误中反间之计,悔之无及。如今大敌当前,愿爱卿抛却前嫌,抵抗蜀军,再立奇功!”
司马懿见曹叡对自己如此宽容甚至道歉,心中感动不已:“陛下!臣当竭尽全力,肝脑涂地,报效陛下!”
曹叡满意的点零头,遂令司马懿:“爱卿可令兵去破诸葛亮。”
曹叡道:“蜀军悍将极多,爱卿多加心。”
司马懿奏道:“臣举一大将,可为先锋。”
曹叡问:“卿举何人?朝中之人卿可尽用。”
司马懿道:“右将军张合,可当此任。”
曹叡笑道:“朕正欲用之,英雄所见略同,命张合将军为先锋,随都督伐蜀。”
“陛下,还有一事!”司马懿果然担心上庸:“上庸城蜀尚有伏兵,虽不多,但也要防范。”
曹叡若有所思:“卿可斟酌行事。”
“谢陛下!”
遂命张合为前部先锋,随司马懿离长安来破蜀兵。
再陆逊。
眼看襄阳城破城只是时间问题。
一封建业急信,打破了陆逊脸上的笑容。
“什么!”大营陆逊面色铁青,并伴随不理解。
丁奉等人聚拢过来,看了看信中内容,大惊失色。
陆逊道:“陛下建业城中流言甚多,教我早日回去以辩真伪,又有司马懿之信,我要自立荆襄之主。”
“唉……这可如何是好。”陆逊叹息。
丁奉道:“都督当攻下襄阳再回建业。”
陆逊摇头无奈:“我主心胸并不宽广,若我不回,则事则成真矣。”
众将求:“为了大业!大都督万万不可回啊!”
陆逊摇头叹息:“若我不回,即使攻下襄阳城,恐怕与吕蒙一个下场了。”
“朝中有奸臣,这次回去,我定要扫除奸臣,为了陛下大业!决不能如此。”陆逊心意已决:“丁将军,继续攻城,不可让城内人知我已经离去,更不能让军中知晓,我东吴君臣相疑。”
众将应允。
陆逊长叹息:“我主心有忧虑,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命我为大都督?还让我全权负责荆州!若是我有诸葛亮般权望,何愁曹魏西蜀不破?”
“大都督,船已备好!”
陆逊点点头看着即将攻破的襄阳城仰长叹:“奈何!奈何!”
转过头对着送他离去的众将再三嘱咐:“切不可让军中知晓我东吴君臣相疑,只教我见襄阳已破,前往交州平士燮去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