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中榜眼-第2/4页
陆允之站得笔直,目不斜视,好像并不在乎别饶看法。
庆帝拿到试卷仔细端详,第一句映入眼帘便惊诧不已,再往后读,越读越气,“啪”的一声,将试卷拍在龙案上!
“大胆!”
众臣皆跪,弄不明白这是写了什么,能让陛下瞬间变脸暴怒!
陆允之随着大家跪下,面不改色,等待皇帝雷霆之怒的降临。
可是,庆帝只咬着牙,伸出一根指头狠狠指向陆允之,并没有立马叫人拖他下殿。
话是自己口中出的,今日不论忌讳,只论时政,若因有人谏言就恼羞成怒,岂不是显得自己心胸狭窄,言行不一吗?
可是这臭子写得文章实在可恨,什么官员愧心馁气以从陛下,昧心敛财只为自家,开篇便毫不留情的指责皇帝过失,痛斥官员徇私弄权,将国之困境归于皇帝多疑衷于驭下之术,为了权衡利弊,枉顾国法之严,对百姓疾苦熟视无睹,为修仙建道观大兴土木,皇陵耗时十九年未完工一半,劳民伤财……
更是将世家比作国之蛀虫,他们要通过国家获益,却并不为国家付出,赋税徭役皆与其无关,现在各大家拥有的封地和耕地已经占了全国土地总和的一半,他们把持着至关重要的财力,物力和资源,将百姓的生存底线挤压到最低限度,完全无视国家根基,不论这坐上的主人是谁,他们的利益都不曾动摇,吃百姓,坑朝廷,为了稳住这些世家,《大庆律法》都快成一纸空文了……
庆帝冷笑一声,居然又拿起试卷接着往下看。
众人都在跪伏,不敢起身,陆明赫对着太子使眼色,示意他不要插话,稍安勿躁。
二皇子则对着舅父柳大人一笑,看来这陆家要倒霉了!
三皇子跪得恭顺,整个人早没了气势,他知道自己已经败给四弟,连边境线上的郡守都换成了太子的人,王家只求保住京中势力,不再有争储的念想,也许等四弟上位后,会赐封地命他出京,不过,这都不重要了,败了,就是败了。
庆帝看了很久,久到大家的腿都跪麻了,他才缓缓呼出一口气,怔忡道:“都起来吧,把别的试卷都拿来,我看看。”
楚大人呈上选出的二十份考卷,各个字写得端正漂亮,无一涂改。
可是庆帝只是草草阅过,摇摇头,又拿起陆允之的试卷细读。
他写出国家正在面临的各种问题,政权不够稳定,四夷边境时常作乱,朝中势力盘根错节,常年战争,国库空虚,有志之士晋升之路难于上青,贤臣久置不用,贪官懒政枉法,欲兴国立威则无其人,欲富民强国则无其法,帝国颓废萎靡不振,朝廷为得相安,上下一气,苟延岁月……
不得不,一针见血。
接着,他从法,兵,人,财几个方面开始入手,写到这里,似乎是为了写下更多内容,字变得了很多,庆帝不得不凑近才能看得更加仔细。
比起刑法,户口和税赋的内容,应添加官制的改革,特别是对于司法官员的处罚,一定要从严而终,对于亲录系囚者,要避嫌守法,得豪恶不逞跌宕者必痛惩艾之,百姓遇事,望得法救济,而非伦理贫富妥协……
军队也应做到常改常新,而非一潭死水,古话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引入新的血液才能激活战斗力,光靠世家子弟统领军队,既削弱了指挥力,又增加了分崩离析的机会,军官选拔制和中央调任制都可以保证实力的存续和军队的忠心,不再有私家军,强化中央集权,对于边境藩镇士兵要提高福利,改善他们养老后的待遇,对于军中能改进武器者重赏!对付胡人软硬并施,挑拨联盟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