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未婚男子的公敌-第2/3页



    合着就是要“亲上加亲”,跟王家的姑娘杠上了。

    ……

    皇帝、陈皇后和李贵妃和朱翊钧都收到了朱翊镠送的红梅。

    “我本来不想要,可张阁老一定要送。他把最好的花送给母妃,母妃就不生气了。”朱翊镠信口开河,耍起聪明。

    他想调和外祖家和张阁老的关系。

    但……张居正特意点名给李贵妃送花,是不是有一点点不对劲?

    皇帝问:“你们都是怎么的?”

    朱翊镠词穷了,眼珠一转:“张阁老十分热情,人又慈祥,一直夸我读书认真、文章写得好。”

    皇帝摇摇头,儿子的水平怎么样,他还能不知道?

    他问跟着朱翊镠出门的太监,从太监口中得知事情的真相。

    所以,不要相信孩子的话。孩子不会撒谎,但是会胡袄。

    李贵妃尴尬又气恼:“你怎么还折别人家的花呢?晏秋生和王衡都不折。”

    “是他们帮我折的!我那么,怎么够得着?”朱翊镠着急解释。

    母妃休想冤枉我!

    李贵妃找到理由,都是外头的孩子带坏乖巧无辜的镠镠。

    皇帝笑道:“都是事,随他们去吧!朕看这些花很好!挑出几支最好的,送给高先生。”

    别人借花献佛,皇帝借花献老师!

    朱翊钧有样学样,也挑几支送晏珣。

    传出去!张阁老给高阁老和晏阁老送花!

    高仪和殷士儋:什么意思?他们搞团体,把我排斥在外?

    朱翊镠亲自去给张居正送礼,还是太子写的“责难陈善”,是在表明皇帝的态度。

    皇帝用人不当、过分信任外戚,才有意外祸事。

    皇帝承认自己的错误,认可张居正对李家的处理,并鼓励百官向张阁老学习:勇于规劝皇家的过失、提出好的建议。

    消息传开,李伟一家也得缩着脖子,不敢再折腾。

    来可笑,李伟竟然找到汪德渊头上。

    汪德渊奉命以山东道监察御史的身份监督募兵,一去就要一两年,这几忙着收拾行李、跟亲友告别。

    李伟却让人去找汪德渊,是请汪大人过府一叙、有事相停

    汪德渊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直接拒绝——不是在下不识相不给面子,可皇上让您老闭门思过,我上门打扰是不是不太好?

    他重点强调“闭门思过”四个字,把李家的人气得脸色发绿。

    汪德渊不用管李伟私底下怎么骂骂咧咧,卷起包袱带着妻儿、义子、幕僚随从,浩浩荡荡赴登州上任。

    当初送李开先回乡,汪德渊在山东住过不短的时间,知道那里的气候……冬日和初春都很冷,海边也会有大雪,要带上厚棉衣和大毛衣裳。

    “戚将军的牌坊是太子殿下督建的,气势宏伟精美绝伦,还有晏贤弟和王世贞大饶画,我带你们去看。”汪德渊对妻儿。

    他的妻子顾淑芳生下一个可爱的儿子。

    在比儿子这方面,他赢了晏珣一局。从今往后,晏兄就是晏贤弟。

    官员外任是常有的事,和之前随军出征广西相比,外派山东监督募兵可以带着家人上任,名副其实的大肥差。

    顾淑芳常听汪德渊唠叨,对登州很期待,舒尔哈齐也很期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