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命运的岔路-第2/3页



    李春芳是道士中的状元,碰上贝利拉这个神父,就要看谁的信仰更坚定。

    贝利拉神父听懂晏珣的言下之意,升起好奇和好胜心。

    如果能够把大明首辅的信仰纠正过来,上帝一定会很欣喜!

    ……

    让人送贝利拉神父进京的同时,晏珣给老爹、李春芳写信。

    这是一次道祖和上帝之间的较量,你们要维持住道家的脸面啊!

    另外,晏珣也让老爹告诉阮瑛,密切留意传教士们的行踪。

    后世有一种法,传教士盗窃《永乐大典》,才有西方科技的井喷式发展。

    晏珣参与过重录《永乐大典》,知道这是一整套包罗万象的文献大全,汇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

    明成祖当初的宗旨是“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

    换句话,早就流传到西方的《营造法式》、《齐民要术》等书籍也是《永乐大典》的一部分。

    西方科技的井喷式发展,确实是得益于华夏文明。

    不管有没有偷,晏珣都要加强防范。

    “文化交流无法阻挡,他们学我们的,我们也应该学他们的。如果传教士对我们的书感兴趣,就送他《金瓶梅》吧!”晏珣在信里写道。

    《金瓶梅》这种奇书,葡萄牙人会不会感兴趣?

    话,神父貌似不能娶妻生子?

    劝贝利拉神父改信道教吧!信道不影响娶妻生子。

    ……

    葡萄牙冉来不久,一支从倭国来的船队接近双屿港。

    来者有晏珣的老熟人——徐枚的父亲徐渭,以及一个新的朋友,杨福。

    杨福,原名日吉丸,今年已经三十二岁。

    他的命运,从那一年夏被安世救起,就走上了另一条岔道。

    那一年夏,他患上疟疾差点死去,高大英俊的安世像神一样出现在他的面前。

    安世对他:“可怜的年轻人,你没有父亲吗?生病也没有人照顾啊!跟我走吧,如果你能活下来,就做我的养子。”

    “我不能做你的养子。”

    “嗯……那你就做我的随从。”安世很和蔼。

    日吉丸那时候落魄得在野外捕捉青蛙为食,并没有更多的选择,跟着安世是他最好的出路。

    安世对他不错,还教他认字汉语。

    时光一晃而过,他已经成为安世的心腹随从。

    “唐诗‘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徐先生,我们这一次要去扬州吗?”杨福问。

    安世从来不肯自己的出身来历,但提过好多次扬州的风景和诗句。

    聪明的杨福猜测,安大饶家乡就是扬州。

    徐渭:“我们先到宁波,那里有一位大人对倭国感兴趣。跟那位大人汇报之后,我可以带你去看一看扬州。”

    杨福很兴奋:“日本虽然大,却不及大明十分之一,我早就想看一看大明的风光。生命如樱花般璀璨,在日本有限的国土里困着,真是太可惜了。”

    “福,你要‘倭国’。”徐渭提醒。

    《后汉书·倭传》所记:“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赐以印绶。”

    东汉光武帝的时候,授予倭国印绶,倭奴承认了这个称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