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 三
纳兰性德微微颔首,便跟着那小太监朝着乾清宫走去,等着他行至乾清宫南书房门前时,李德全疾步上前,低声道:“纳兰大人,皇上可等了您好久啊!现在裕亲王正在里面与皇上说话呢,要不,您再等等?”
纳兰性德微微笑笑,低声道:“无妨,那就谢谢公公了。”
纳兰性德看着昏暗的天空,好像又要下雪的样子,顿时,倒是南书房中传来了一声低沉、富有磁性的声音,“是容若来了吗?”
纳兰性德知道那是玄烨的声音,便道:“回皇上的话,是臣来了。”
“进来吧!”玄烨明知道裕亲王在书房内,可还是顾忌着外面天寒地冻的,宣召纳兰性德进来了,倒是足足看出了他们之间的情谊。
纳兰性德倒是什么话都没说,大步流星地走进了书房之中,那南书房的地下俱铺了龙腾羊毛毡,踏上去也亦然毫无声息,只见玄烨正襟危坐于龙榻之上,神色闲适,而裕亲王则一脸笑意地站在一旁,虽然脸上是笑意吟吟,但是眉宇间却是带着几分尴尬的神色。
倒是纳兰性德有些不明所以,先向着玄烨行了礼之后,这才看着裕亲王福全笑道:“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裕亲王这样高兴?”
福全虽然向来和玄烨关系甚好,但是如今也是偷偷瞅了一眼玄烨,这才放心大胆地说道:“方才我和皇上说三藩之乱刚刚平定,现在紫禁城中一片大喜,而皇上身为一代圣君,自然该只得千秋万代好好学习一番,所以我奉劝皇上不如趁着这个时候将皇上的生平制定成一个册子,不如就名为《太祖实录》,可是我劝了许久,皇上却迟迟不肯答应。”
玄烨却是微微一笑,神色中毫无责怪之意,缓缓摇头,“罢了,朕不过是刚平定了三藩之乱,在福全眼前那却是天大的功劳,朕是大清的皇上,自然该体恤万民,为老百姓着想,若是朕真的这样做,怕是让世人所不齿啊!”
纳兰性德见着玄烨执意如此,也不加以劝说,只是道:“依臣愚见,皇上年轻有为,日后自然会做出更多利国利民的事情来,若是现在早早的就命人撰写了《太祖实录》,怕是到时候会有些改动,不如等着日后再说吧!”
不说写,也不说不写,只说是日后再写,果真是两边都不得罪,纳兰性德虽然在紫禁城中也算得上是身份尊贵,也颇得玄烨欣赏,但他却知道纵然皇上圣明,伴君如伴虎,他自然该小心为之。
而此时他面对的人一个是当今圣上,一个是当今王爷,不论是谁,他都得罪不起。
玄烨一听这话,也忍不住笑出来了,对着福全道:“你瞧瞧,咱们以前只知道赋诗习武的纳兰大人还真的随了明珠的一张利嘴,现在也变得是能说会道起来,说的连朕和你都哑口无言起来,找不到话来反驳了。”
福全听闻这话,心中倒是颇为感激纳兰性德,他本就是有备而来,若是听闻皇上两句话就将此时作罢,难免会在皇上心目中留下溜须拍马的形象,若是他一直坚持下去,怕是与皇上会闹得有所不快,这一下,倒真是解决了他的难题,“俗话说虎父无犬子,说的正是这个理儿。”
玄烨也是一笑,望向纳兰性德的目光中皆是欣赏,道:“你前几日与朕说,趁着平定三藩之乱的喜庆劲儿嘉奖文武百官,朕想了想,觉得这个主意甚好,不如就等着明年上元节的时候宴请文武百官,大家欢聚一堂,一起乐呵乐呵。”
福全一听,忙说:“皇上圣明。”
玄烨脸上倒是没有什么表情,只是淡淡地说道:“现在太皇太后因为在五台山祈福,今年天气又不大好,所以今年除夕的时候就不回来了,朕想要差人去送一支玉如意给太皇太后压压惊,没想到派人去库房挑了几支玉如意,都不太好,朕素闻你向来喜欢收藏玉器,所以就想着就找了讨一支。”
“若是臣的玉如意能献给太皇太后,那是臣的福分。”纳兰性德有些欣喜,在紫禁城中人人皆知皇上对太皇太后的敬重,这样一来,便也是抬升了纳兰一家。
这样的答案自然是在玄烨的意料之中,他笑容可掬地向着纳兰性德说道:“既然这样,那你们就先退下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