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两败和昏招-第2/2页
    
    不过有事实就行,至少赵顼知道了他们失联的原因——让人扣在霖支城。如此大胆的人有两个,王大卫和曹七。
    起初,王大卫还在的时候,他俩还能在城里四处走动。后来,王大卫不知道去哪儿了,城里做主的只剩下曹七,又赶上兰州军兵临城下,曹七就直接上了强制措施。
    好吧!赵顼想。只要人还在就好。这位我也惹不起,那可是我姥姥的心头肉,连我娘都已经“失宠”了。
    之后,李宪和童贯去了河州。
    志愿军当真厉害,一日破城,回手又将兰州打成半玻
    木征跑了。是志愿军故意放跑的。对此,志愿军里不少人根本就不做任何遮掩。
    因为他们出兵的理由就是打木征。如果木征死了,或者被抓住,那他们就没有理由再继续打下去了。
    木征跑掉,他们可以继续追,追到哪儿就打下哪儿。
    如果木征不按他们的计划跑,他们还可以那是假消息,真正的木征就躲在他们要打的地方。不信你就让我们进去搜一下。
    这......很志愿军。
    放下童贯的密奏,打开李宪的。李宪是有资格写评论的,所以读起来更有意思一些。
    开头,很简略。李宪甚至,若臣有遗漏,请看童贯的奏疏。李宪是可以称“臣”的。
    奏疏的重点在他见到王韶之后。
    王韶拒绝回汴梁。理由是他带不走志愿军,甚至连让他们停在河州,放弃继续攻城略地也做不到。他这个都总管是选出来的,如果他走了,那些人可以再选一个。而且,肯定会这么做。
    李宪原本不信,于是到处走访,发现王韶的都是真的。这支军队跟别的军队不一样,它似乎,有自己的想法。
    于是李宪不再劝,因为这会陷官家于不义......
    什么意思?赵顼思量起来。忽然,一股寒意自尾骨直冲后脑。好险啊!朕怎么下出这么一记昏招?是谁诱导了朕?
    赵顼放下密奏,仔细回忆过往,一幕幕在脑海中闪现......
    许久,毫无头绪。难道朕真就只是一个庸才?连连出错,这都已经两次啦!
    万幸,朕选了李宪。不,还因为......王韶。只是,朕又该如何面对这位大大的忠臣?
    先继续往下看吧!
    既然无法阻止,李宪选择加入,和王韶商议之后,决定分兵。李宪为正,王韶为奇,攻取湟水谷底。
    若官家另有安排,他掌控一军,不论进退,具可方便、从容。
    所虑者,唯王大卫一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