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白送和倒贴
    
    少女嗤笑一声,背着琵琶走了。不一会儿,远处传来——“我是清都山水郎......”。没有伴奏,更显清澈透骨、纤尘不染。
    我就会疯的嘛!本来要收费的,现在居然白送。好在街上没几个人,亏得不多。
    吃饱了,干点儿啥呢?还真想不出来。最有意思的事儿就是跟那些守城门的河州兵继续耗下去。我有荫凉,你们都得在大太阳底下晒着。
    王大卫叫来店二,要了壶酒。
    店二一脸歉意地店里只有浊酒,怕贵客喝不惯。王大卫懂这个,掏出点儿碎银子交给店二。店二眉飞色舞地接过去,很快,从别处买来一壶好酒,送到王大卫面前。
    王大卫倒了一杯,酌一口。还不错!比起樊楼的眉寿酒自然要差一些,但也可以算得上地方特色。这个悠闲的下午就靠你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王大卫的酒还没喝完,守城门的河州兵已经晒蔫儿了。
    一开始,领头的还会大声呵斥,能管一阵子。到后来,领头的自己也扛不住,躲进城门洞里发号施令。外面的大头兵则随口应付两下,完全是出于礼貌,领导的面子怎么也得照顾一下。
    赤轮渐西,阴影东移。王大卫感到后背晒得发烫,阿黄倒是先知先觉地躲去了东边,正要起身换张桌子,阿黄警觉地打了一个响鼻,接着,西边传来马蹄声。
    一队快马驰来,马蹄掀起尘土,王大卫一口喝下杯中残酒,护住酒杯和酒壶。哎呀!难道是青宜结鬼章回来了?不是三吗?的那也算一?语文,就是这么闹心,还是数学好。
    马队在离王大卫二十几步远处停住。众骑士下马,为首之人三十上下,留着短须,看衣着又是一个贵人。不过却不是暴发户,而是贵了有些年头的样子。余者皆是奴仆。
    那贵人留下两个奴仆看管马匹,带着其余的大步朝王大卫走过来,拱手施礼道:“阁下可是清都山水郎?”
    王大卫:“在下川越王大锤。清都山水郎另有其人,乃是......在下的同乡。”
    贵人:“哦?莫非又是那位辛弃疾辛公子?”
    王大卫:“啊不!这位姓朱,朱敦儒,字希真。”
    贵人稍显迟疑,随即道:“川越国当真人才济济,着实让我河州心生羡慕。在下李玄辅,久闻阁下盛名,不知能否请教一二?”
    姓李,这可有点儿难猜。李姓原本就是大姓,唐朝时就变得更大了。
    李世民和他的后代特别爱让一些少数民族兄弟跟他们家一个姓,随手就赐,不光不收钱,还要倒贴。沙陀人建立的后唐就姓李,党项人建立的西夏也姓李。
    不过王大卫也不好埋怨什么,王姓也一样。至今不是也没人猜到他王大卫什么来历吗?
    那就聊聊吧!不定能聊出点儿什么来呢!
    王大卫一摆手:“请!”
    两人相对而坐,奴仆们规规矩矩地站在李玄辅身后。
    李玄辅:“阁下游历河州已有两日,不知对我河州上下观感如何?可有风物入眼?”
    “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王大卫昨写了好多成语,此刻习惯性地顺嘴了两个。但也不全是敷衍,格桑和刚才那个少女都让他印象深刻。
    当然,如果有人认为他指的是昨那些给他一箱子一箱子送钱的人,王大卫也懒得反驳。
    李玄辅:“既然如此,在下斗胆问一句:阁下可后悔帮助王子纯,攻伐我邦?战火之后,山河破碎,物是人非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