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密信和水调歌头-第2/2页



    后来,曹家出现一个才,八岁的曹七自己制作了七套,每套五十多张,老爹和六个哥哥每人送一套,要他们记好,以后给她写信就用这个。

    曹七的想法很有道理,万一大哥写给她的被二哥看到了,不就被二哥知道了吗?

    大家觉得这事儿不寻常,凑在一起试探了一下,曹七真的能记住,还能用密信往来聊。

    九岁的曹谏临危受命,负责打探虚实。

    装委屈:“好妹妹,六哥真记不住啊!我要被他们笑话死啦!你告诉我怎么记住呗!不然我就不活了。”

    “你可真笨!你别记每个字的次序,你得记两个字中间要加几个废字。

    这样数,好记。还有,数就可以对应琴弦,这样你只要记住一首曲牌就行了。给你的是《水调歌头》。”

    密室里,曹评拿着密信,曹诱翻着乐谱,开始解密工作。老曹喝着茶,心想:六郎真孝顺,怕老夫累着......

    随即,四个字被破解出来:阅后即焚。

    三曹相对而视,表情严肃。好像不简单啊!继续解密,全文(白话版)如下:

    阅后即焚。

    两件事。我先的:大哥你猜对了,七和王大卫、王处道有秘密,这次去秦州肯定有事儿。

    要不是我从一直陪着七玩,我都发现不了。

    不过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事儿,七没告诉我,我只能继续假装不知道,被她发现我没好果子吃。

    你们要是想知道,给你们个线索:广锐军的吴逵。

    这次用密信,你们收到的时候可能吴逵已经被砍了,那就当我没;如果是斩监候,你们还有机会。

    再强调一遍:阅后即焚,你们千万别坑我。

    后一件是大事:七看上王大卫了。你们赶紧拿主意吧!反正我觉得王大卫这人不错。

    王大卫是什么意思,我还没打探出来。

    这事儿挺难办的,我也不敢做得太明显,主要是因为咱家七那臭脾气。

    现在我已经知道王大卫对张家娘子没有那个意思,他是真把张娘子当侄女看待。

    我把他的态度散出去,有人对张娘子献殷勤,他都挺高兴。

    但是董家那个娘子是个麻烦,人家的样貌、身段真不比咱家七差,七平时还那样。

    而且,这位董家的娘子文采出众,放在男人里面也是拔尖儿的,还经常在王大卫面前露一手。

    虽咱家肯定比董家强,可是这条在王大卫这儿不管用。

    七看上王大卫这事儿可不是我瞎猜的。我有证据:在函谷关的时候,王大卫写了副对联。我上次写的不全,因为我当时也没想明白,就略过了。

    这副对联是在董娘子的提醒下写的,王大卫还夸了董娘子一句。回来之后,七就生气了好几。

    按,可以解释成:王大卫是越人,王处道是楚人,他们三个人密谋一件事,结果对联把七排除在外,她因此生气。

    但这事儿我越想越不合情理,这个密谋可是秘密的,七怎么会因为这事儿生气,她生气只能是因为王大卫夸了董娘子。

    后来,在大慈恩寺,王大卫又写了两句诗。董娘子故伎重施,这次王大卫就硬是没接茬儿,他没夸,七这次就没生气。

    阅后即焚。一定,一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