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乌鸦和风筝-第2/2页



    杨时:“雷击。王公子曾,雷击是由您所谓的‘电’产生的。”

    王大卫:“这容易。放风筝你知道吧!你们这儿可能叫纸鸢。

    你这样,等一个雷雨交加的时候,你做一个大风筝,放上去;风筝线上缠上铜丝,要细一点,太粗了容易飞不起来;

    铜丝的末端,连上那个东西,看它的金属箔片有没有张开就校

    或者,你也可以直接用手指头摸铜丝。”

    杨时有点儿懵:“如公子所言,这岂不是......”

    王大卫极其不负责任地道:“为了真理,值!再,你不是不信嘛!没事。”

    想想又觉得自己这么干有些过分,于是在心里安慰自己:我这其实是在帮他,上一个这么干的人不是都当上总统了嘛!

    杨时心里有些后悔。他少有神童之名,也就是传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在整个福建都享有大名。

    这次离乡入洛,是想求学问道,顺便找个机会扬名下,为参加下一届科举造势。

    很多人都这么干,包括苏轼和苏辙也是如此。

    为此,大宋朝廷特意准备了开封府试,让这些在外闯荡,没时间回乡参加州试的汴飘、洛飘们直接在开封就地完成这一流程。

    王厚那个章世叔章惇在放弃第一次的文凭之后,也没有跑回福建老家,而是留在开封,飘了两年。

    第二次科举参加的就是开封府试,还考了个第一。

    估计开封人很不喜欢这种“高考移民”。

    所以当金掌柜找上他的时候,杨时非常痛快地就答应下来。

    他当时甚至认为这是一个机会,只要在下午能挫一挫王大卫的风头。

    现在看来,王大卫明显没有金掌柜的那么好对付。

    “那么,公子的原子,又如何证伪?”杨时仍旧不甘心,继续进攻。

    “这也容易。原子太,肉眼看不见,那就放大了看。你等着,我去拿件东西。”王大卫迈步离开大厅。

    看着王大卫自信的步伐,杨时心里已经知道了结果。

    喻守规却想:我上午都拿光了啊!莫非还有遗漏?

    不一会儿,王大卫回来了,手里拿着个放大镜和一本《西游记》,来到邵雍身旁,施礼道:“还请安乐先生做个鉴证。”

    杨时走了过来,曹七也毫不客气地凑了过来。

    王大卫一边演示,一边解:“这个东西叫放大镜,最大能放大5倍。

    虽然还是看不见原子,但是可以证明:‘放大’这种验证方法是可行的。

    只要发明出放大倍数更大的放大镜,大到能看见原子。

    或者,看不到。都校”

    曹七:“王大卫,你们川越国有能看见原子的放大镜吗?得放大多少倍才能看到?”

    王大卫:“你猜!......别想了,国之重器,我弄不来,弄来也用不了。不过方法就是这样的。”

    邵雍:“这件宝物,公子能否割爱?老朽......”

    王大卫:“没问题,没问题,只要先生喜欢。”行了,您老发句话,咱们散会吧!我还要去吃着火锅唱着歌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