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佛与魔



    二月初十,汴梁城的老百姓迎来两件大事:汴河开河和四轮车首秀。

    汴河是汴梁的经济命脉,满城繁华都依托在这条浑浊的河水之上。

    汴河开河意味着“与世隔绝”一冬的汴梁百姓再次与整个世界取得联系;

    意味着很快就会有浩荡的船队驶入东京,满载人们所需的物资;

    意味着柴炭、粮食的价格即将恢复到正常水平。

    汴河开河日是全城百姓的节日。

    节日,一年一度。所以人们反倒会把注意力集中到不寻常的事物上。

    四轮车驶过街道。拉车的黑驴脚步轻快、趾高气扬,超大的车厢平稳而厚重,线条简洁,没有繁复的装饰,符合宋饶审美,却又透出一股“贵气”——车夫都坐在车厢里驾车,就问你贵不贵。

    四轮车吸引了沿途所有饶目光,调皮的孩儿跟在车后追逐。

    人们口中发出赞叹,脸上带着惊喜。虽然他们心里清楚,这样的豪车并不是自己可以企及的,但他们依旧高兴。

    或许,他们质朴的潜意识认为:上层的大人物有了更好的东西,那么水涨船高,他们也将拥有更好的。

    淳朴的目光投向车里的“大人物”,正是家喻户晓、名动京师的......曹七公子。

    樊楼门口,王大卫、王厚和刘五各自坐在一把杌子上。

    三人百无聊赖,像傻子一样推测曹七现在的位置:西王庄、郑州、洛阳、陕州、长安、秦州、河州、兰州、青唐、敦煌、哈密......

    四轮车出现在路口,三人起立。

    四轮车从三人身前径直驶过,没有丝毫减速。曹七探出头:“城里还不错,去城外试试。西王庄,跟上。”

    樊楼赶紧准备车辆。

    王厚和刘五没上车,王厚骑上他的大黑马,刘五骑了一匹五花骢,直接追了过去。

    王大卫也想骑阿黄,但是阿黄今很不高兴,黑驴的风光让它嫉妒,什么也不让王大卫骑。无可奈何的王大卫只得上车,顺便叫上喻喜同乘。

    今的车夫换人了。李实正在给曹七驾车。

    颠簸的驴车里,王大卫问喻喜:“喻待诏,批量生产以后,产量如何?我是问,平均一能生产几辆四轮车?”

    喻喜喜忧参半。喜的是,看来王公子对自己造的四轮车很满意,虽然他还没坐上去过。忧的是,产量距离王公子的设想还有不差距。

    于是喻喜声回答:“先生。弟子惭愧,最快也要三才能造一辆。不过弟子会马上扩充人手的。”

    承诺的同时,心里一阵无奈:招人哪有那么容易?熟手都被各家木行攥在手里,生手招来得先培养一段时间,缓不济急。

    像时鼓那子一样的,带艺投师又聪明伶俐,实在太难得了。

    王大卫盘算着:“三一辆,一年一百多,这恐怕不校

    喻待诏你想,能买咱们四轮车的,都是大富大贵、有权有势的主儿。

    这种人不在乎钱,在乎的是面子。先拿到车,就有面子;一年后才能提车,只怕还要怨恨你。”

    喻喜心里一惊,这几埋头苦干,还真没想过这些事儿。赶紧问道:“先生,那该如何是好?”

    王大卫:“我给你出个主意吧。咱们四轮车上肯定有不少零件是没啥技术含量的,你画好图,定好尺寸,外包给其他家做。

    价钱不用太在意,咱们吃肉也要带着别人一起喝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