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万顷和一顷-第2/3页
    
   “啊?”
   “我们从头捋一遍。令尊,在秦凤路做官,秦凤路在大宋最西边,对面不是西夏,而是青唐。
   令尊的想法是占领青唐,然后从西边进攻西夏,至少也能对西夏起到点儿牵制作用。对吧?”
   “能全取青唐自然最好,至不济也要占领河州。
   现在占着河州的是木征,木征是唃厮啰的长孙,一向不服他三叔董毡,又跟兰州的禹藏花麻眉来眼去。
   占领河州,进可全取青唐,退可威胁兰州。”
   “因此,令尊上书说:伏羌城至渭源,可屯田万顷。
   但是那个姓李的官比令尊大,人还保守,总给令尊找麻烦。
   听说令尊上书,他也上,说:只有一顷。”
   “是一顷四十七亩。姓李的信口雌黄,老东西连秦州西门都没出去过。我陪我爹可是亲自去过的,一万顷只多不少。”
   “那不是挺好嘛,就按姓李的说的来呗。一万顷地,只有一顷四十七亩交税。
   你们大宋朝不交税的地不好找吧,说得我都想弄一块玩玩了。”
   “啊!可是不交税我爹拿什么养军,进攻青唐呢?”
   “不交税的地难道不值得老百姓自己组建.....嗯......叫军队有点儿犯忌讳,可以换个名字,团练怎么样?我也不太懂,你领会精神就行。”
   “自己组建......可是老百姓自己组建的,凭什么听我爹的呢?”
   “说是自己组建,那就是给上上下下一个说法而已。
   而且,老百姓真能自己建成?
   这个过程中难道不需要令尊这样的大人物出面做点儿指导工作?令尊是个进士吧。”
   “是。嘉佑二年的。”
   “这个年份我好像有点儿印象。”
   “建成之后呢?大宋也有乡兵,不过都是保卫本乡本土的,连朝廷下旨征召都费劲。
   我爹怎么率领他们去进攻河州?”
   “首先,咱这个不叫乡兵,最好也别用大宋现有的名字,干脆起个新名字比较好。
   而且咱这个本来就跟乡兵不一样。
   建成之后,只需稍微透露一下,就说河州那边也不用交税,你说他们会不会自发地请求令尊带他们走一趟?”
   “河州那边也不交税?”
   “交给谁?大宋的官儿凭什么到青唐地盘收税?
   青唐蛮夷敢收天朝上国人的税?那时候河州可是咱们打下来的,敢收咱们就带上家伙,武装交税,问问他到底想收多少。”
   “他们会主动要求去打河州?”
   “我想会的。首先,人心哪有够的时候?有一块不交税的地,难道会不想再来一块?
   而且还有另一个原因,更重要。
   如果没有河州,那令尊说的一万顷地在大宋始终都是一个特殊的地方,那些在这个地方屯田的人始终心里都不踏实。
   那怎么办呢?如果这样的地方多一些,他们是不是就会更安心一点儿?
   就好像......一个官儿自己贪污了,他就睡不好觉;等他把上上下下的人都拖下水,他就舒坦了。你说是吧?”
   王厚猛地站起来,皱着眉头在屋子里来回踱步。虽然心里清楚,作为客人这种行为很不礼貌,但他就是无法控制自己。
   这就是传说中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吗?
   川越国都是些什么妖魔鬼怪?这是一个无法无天、无父无君的计划,可为什么自己觉得那么爽呢?
   看来老爹让自己弃文习武果然是有道理的。
   现在就是不知道老头子心里到底怎么想的。要是老头子不同意,我能不能效仿这个计划,让老头子也来个捏着鼻子承认?
   王厚越走越快,快得王大卫头晕,索性再次闭上双眼。但此刻思路已经打开,仍忍不住继续说道:
   “如果你决定按照这个方案干,那你这次回京最好的结果就是把姓李的那份奏疏弄成圣旨,圣旨上一定要写清楚一顷四十七亩。
   等圣旨到了令尊手上,咱们就在屯田的地方弄块碑,把圣旨刻碑上。以后要是有谁不开眼,敢跑来收税,拖到碑前抽死。
   听说你们皇帝还挺年轻的,应该能活好些年。咱们就一起祝福他万岁、万岁、万万岁。
   要是实在弄不到圣旨,退而求其次,姓李的一定要继续坐在现在的位置上,让他一直坐,坐到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