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葛守礼有些愁



    宫中诞下皇女的消息很快传到宫外,众人的反应并没有朱载坖那么兴奋,毕竟在这个注重子嗣的年代,皇女远不如皇子重要。

    原户部尚书高燿因年老致仕,新任的户部尚书葛守礼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只是朝乾清宫的方向拱了拱手,道一句“贺喜陛下。”

    如今东宫已定,他对于皇室怎么开枝散叶都不感兴趣。

    他现在有些发愁,愁的是刚接任的户部是个空担子。

    一个多月的时间,大行皇帝宾天,新帝登基,随后册立中宫,册立太子。这么多典礼,花费数以百万计,户部没余粮了。

    所以,对于任何能开拓财源的方式,葛守礼都想用上一用。

    前几日,陛下有旨,令百官群议开海禁。

    山东出身的他是很赞同这个方案的,可是他让靠拢他的下属,所上书的赞同奏折,淹没于一片反对之中。

    这群反对的人,真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

    葛守礼在心里恶狠狠的啐道。

    “老爷,徐府到了。”

    轿子外的仆人轻声说道。

    葛守礼听了,停止了遐想,整理整理衣服,便出了轿子。

    他是下衙后回府里换了一身常服再过来的,他打算拜访首辅徐阶,问一问为户部增收的事情。

    毕竟是一部之长的大司徒前来拜访,徐阶领着长子徐璠,亲自出门迎接。

    徐阶将葛守礼迎进前院正厅,坐好后。他一向严肃的脸上,难得的露出了微笑。“大司徒今日怎么有空前来?”

    “华亭公,仆新接任户部尚书,千头万绪不知从何做起,特来向华亭公讨教了。”

    葛守礼拱手道。

    “大司徒,讨教不敢当,某定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徐阶心中有所揣测,面上不显,很是客气的说道。

    “华亭公也知晓仆刚上任不过一旬,这几日都在查看户部经年簿册。

    发现如今屯田十亏其七八,盐法十折其四五,民运十逋其二三,悉以年例补之。

    在各边,兵马没有增加,费用却几倍于以往。在太仓,输纳比往年少,支出却几倍于往年。

    仆这新任大司徒,难啊。”

    葛守礼开始吐苦水。

    “如今国事艰难,正须大司徒这样的能臣支撑,才能渡过难关。”

    徐阶和稀泥道。

    他心里有些不以为然,国用不足又不是从今年开始,自嘉靖四十一年,严嵩倒台,他升任首辅主国以来,迄今第六年,每一年不都是这样过来的么。

    “华亭公,前几日陛下下旨,令百官群议是否开海禁,不知华亭公你如何看此事?”

    葛守礼闻言一滞,知道徐首辅擅长打机锋,干脆直接表明来意。

    上疏反对的大都是清流、科道、御史,或者低阶京官。各部长官、左右侍郎、各司主事,以及内阁阁臣还都没发话。

    他想征求首辅的支持,以早日开海禁,增加岁收。

    “大司徒,是否开海禁,乃国之大事,须慎重思虑,某一时之间,也难以抉择啊。

    且某是华亭人,连年都能接到家乡父老的信,说倭寇肆虐,人财两失,损失惨重啊。

    想到家乡的父老乡亲,某更难抉择了。”

    徐阶捋了捋胡须,一脸难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