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规划



    七月初。

    大明依旧寒冷,北地的大雪,旱灾蝗灾不断,算算时间,那场规模前所未有的庞大鼠疫,也已经蔓延到了京城一带。

    加上如今李自成张献忠之流势大,清兵屡屡南下。

    逃亡乞活的流民,只见多,不见少。

    等到九月,黄河决堤,只怕更为艰难。

    但方柳镇如今却没有了之前荒芜破败的气息,隐没在山间,逐渐有了一点生机。

    如今,镇子外,牌坊上,竹梯很高。

    年迈的老木匠将刚刚刻好的崭新牌匾挂上去,牌坊上的蛛网灰尘清理干净。

    老族长阎应彬站在牌坊下不远处,看着上面写着阎家镇三个字,忍不住感慨。

    “阎家镇,阎家镇。”

    “阎家,终于没有衰落在我手里。”

    想到之前阎家分族时的辉煌,老族长眼眶里已经有了热泪。

    阎长夜也站在这里,扫视着刚刚改名的阎家镇。

    阎家镇地处东部一带,但又有大片山脉,当初的方柳,如今的阎家镇,就是依山而建的小镇。

    后面背靠着一片大荒山,整个镇子藏在山阴,只有牌坊此处一条道路。

    自此地走出,便是一条大河,腊水河。

    之后再走,边上了兖州府的官马大道。

    如今自山东承宣布政司范围内逃荒的流民,都是走这条官马大道,各自朝着南直隶逃亡。

    可以说这片镇子在地形上勉强算是藏身,藏在大荒山,但并不算很好发展。

    村口有烽燧堡,也是混乱的。

    周围莒州,蒙阴,诸城,沂水等几个县城,如今算是半混乱状态。

    阎长夜看着面前镇子的大概地理位置,取出了地图。

    他默默思索着,指尖在地图上不断划过。

    如今阎家镇可以作为发展初始中心。

    先拿下莒州,蒙阴,诸城,沂水四县,控制官马大道,无论是流民,流寇,鞑子,还是朝廷都无法轻易进入。

    之后,腊水河也需要增加一条防线,保证拿到山东的承宣布政司这这边的最后一角。

    以此地组成阎家未来的第一道防线,让鞑子无法从此处破防。

    掌控此地之后,顺势向东南方向扩展,找到其他两房族人,发展淮安一带。

    等到彻底掌控淮安,以淮安之富足,则进可窥江浙之地。

    思考完接下来的发展进度之后,阎长夜收起地图,这次他没有回到阎家大院,而是去了镇子东边的另一处院子。

    这里是方家大院,方家人遭遇流寇和逃难,镇子里已经空了。

    阎长夜将此地更名阎家镇后,就安排了方家大院,作为另一个训练区域。

    如今,他抵达现场,映入眼帘的,是孙举人和另外四名流民,孙举人正在教导最基础的臂力。

    见阎长夜亲自前来,临时小队长孙举人立刻召集五人列队。

    这一刻,看着面前身躯没那么瘦弱,经过军姿训练和杀山匪之后逐渐带着一丝煞气的五人,阎长夜漠然开口。

    “尔等是我阎家挑选的夜不收,所谓夜不收,便是我阎家之精锐。”

    “从今日起,忘记你们的名字,在军中,夜不收只有代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