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拍摄的基本要求-第2/3页



    “没想到啊张导,你准备的挺专业呀。”

    “有你这么大牌的演员压阵,我不专业怎么对的起你。”

    杨蜜眼里闪过一丝戏谑:“想对的起我,光专业可不够。”

    张然笑问:“那还需要什么?”

    杨蜜说:“你想知道吗?”

    张然说:“想啊,当然想。”

    杨蜜轻声问:“你知道了,能做到吗?”

    张然一愣,他听出她话里的一语双关,但却没听出她关的是什么?

    “啥……啥意思?”

    “看把你吓得,都结巴了。”

    杨蜜不再纠结这个话题,拿到自己的服装便去换衣服,趁着这当,张然邀请隔壁形体课的学生来观看他们表演。

    学生们都爱热闹,很快便凑了过来。

    漫才相当于现场版本的情景喜剧,观众直接反应的笑声,要比罐头笑声强很多。事实上,很多情景喜剧本身没多好笑,但加上适当的反应,反而还挺有意思。

    他不想做后期,直接录制现场的笑声要好得多

    等杨蜜回来的时候,迎接她的是一阵欢呼和掌声,同学们看到功成名就的师姐,一个个都很兴奋。

    “你什么意思?”杨蜜小声问来到镜头前的张然。

    “就当汇报演出,别紧张。”他嘱咐。

    “我紧张什么。”杨蜜不屑:“我啥没见过。”

    张然笑问:“那你喝水吗?”

    杨蜜一乐,随口接过:“我不抽烟。”

    张然继续问:“那你抽烟吗?”

    杨蜜说:“我不喝水。”

    “哈哈哈哈……”

    两人相视一笑,其中包含“我懂你”默契,让张然很开心。

    这是某年春晚的梗,来自于赵本闪和宋丹单的相声作品《钟点工》,其中还有一句名梗,“要把大象装冰箱,总共分几步”。

    杨蜜能很快反应过,令他惊喜又欣慰,证明两人的电波对的上,喜好在一个频率上。

    最好的合作是和有默契的人一起,两人展现出的默契,令张然对他的作品有了更多的信心。

    确认杨蜜的台词背熟后,张然连彩排也没用,便直接叫了“开始”。

    这并非源于他的自负,而是来自他对表演的理解,他确信最真实的表演一定来自最真实的反应。

    彩排虽然会避免错误,但也会禁锢住演员的真实发挥,令其陷入“不敢出错”的误区和“早已决定好”的套路,这是他最不想看到的。

    可以出错,一定不能虚假,因为表演绝对不能虚假,喜剧更是如此。

    杨蜜已经是“老演员”了,但面对近距离的观众,眼神中竟然闪过一丝紧张,倒令人有些意外。

    张然靠近,悄声安抚她:“别怕,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我身上就好。”

    杨蜜问:“集中在你身上?”

    张然点点头:“没错。”

    “我要说错词了呢?”

    “那也没关系。”

    “你不担心我毁掉你的作品?”

    原来这就是她紧张的理由吗?

    张然恍然大悟,随即微微一笑:“我最担心的,是你不能展现真实的自己。”

    杨蜜呆住。

    张然目光炯炯地看着她:“别怕犯错,和我在一起(表演),犯错也没有任何问题,你只要做你自己就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