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打破千年的枷锁
相比较米利坚的不爽,大夏这边除了赚的盆满钵满之外,帝国在领土方面更是血赚。
之前也过了,大夏跟罗刹帝国和谈之后,取得了远东和南西伯利亚的领土。
这就让大夏北方领土实际控制范围到达了白令海峡,与米利坚的阿拉斯加隔海相望。
这让米利坚人倍感压力,深怕哪一,大夏的陆军就直接登上了阿拉斯加,毕竟白令海峡最窄的地方只有80公里。
而在大夏南部,也就是南海海域,帝国扼守马六甲海峡,让整个苏门答腊群岛变成鳞国第一道海域防线。
任何想要从海面上进攻的敌人,如果不能占领整个苏门答腊群岛,就没有办法进攻大夏本土。
更何况,在这第一道防线的背后,还有第二岛链作为第二道防御线。
同时,拥有广大南亚殖民地的大夏,所能控制的实力领土面积几乎快要赶上约翰帝国,成为了世界第二。
原本排在第二的高卢帝国,已经被大夏甩开。
跟约翰帝国那表面看上去领土宽阔,但很多地区物资匮乏的领土不一样,大夏所能控制的区域,物产都比较丰富。
远东地区和南西伯利亚拥有丰富的水资源,矿产资源,稀土资源和林木资源。
当然,然气和石油资源也不少,虽然现在看上去,这些资源大夏根本用不完,或者严重富裕。
但是林逸却很清楚,在未来,石油和然气这种能源是多么的重要。
即便现在用不了,那也要为子孙后代考虑。
而在东南亚那边同样如此。
石油,橡胶,各种香料,都是帝国的财富。
拥有了这么多能源,帝国至少百年可以不用担心能源不够用了。
大量且丰富的资源,源源不断的流入到帝国,送进工厂,带来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工厂可以开足马力生产。
随着工厂加班加点的生产,大量的枪支弹药,火炮等军需装备被生产出来,卖给同盟国成员。
而帝国不光生产军需,一些民用商品也被大量的生产。
据后来帝国工部统计,帝国钢铁产量从战前的每年600万吨,飙升到1800万吨。
煤矿从战前3000万吨,飙升到6400万吨。
国民生产总值超过汉斯帝国,与约翰帝国齐平。不过还是比不上米利坚。
而国民平均年工资从照片的1173帝国银元,提升到了1834帝国银元。
这个薪资水平在全世界都算是名列前茅的。
高薪资带来的就是高税收,而高税收就意味着帝国更有钱,可以利用这些钱来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
比如提高民众的社会福利待遇,提高民众的幸福指数。
在这其中,林逸参考后世的举措,将一些社会福利待遇搬了出来。
比如免除农业税,提供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助学基金和养老保险。
这几大措施一被林逸提出,最开始是遭到鳞国钱袋子,户部尚书钱溢的强烈反对。
在钱溢看来,帝国收取农税本来就是经地义的事情,也收了几千年,怎么突然之间就不让收了?
如果不收农税,那么帝国财政从哪里来?
而林逸却反对钱溢这一思想。
在林逸看来,农税这个东西,现在属于鸡肋,就比如1913年,整个大夏帝国共收入农税3567万帝国银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