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入门拜师-第2/2页
入门仪式已毕,见面礼也送了出去,陆云谦带众人返回寻仙渡,便告辞离去。徐友庆则领着三个徒弟又去阡陌峰,再次拜访了五师兄何应星和六师姐杜清颍,顺便给徒弟们又各捞了两件小礼物,这才带着一众弟子回到他自己开府之处,灵柱峰。
灵柱峰上,风光独特。到处布满一根根大大小小,从数丈、数十丈到上百丈高不等的巨石。这些巨石粗细各不相同,但大多细高,而且都是上粗下细,十分别致。每块巨石顶上,均似被刀横劈而过,平整无比。整体就如同一根根柱子戳在那里,灵柱峰因此得名。
全峰最高的一根石柱,足足有两百五十八丈高,名叫登云柱。下细,在地面处,长宽不过三四丈。上粗,到了柱顶,竟有足足五十余丈见方。巨柱直入云端,人立其下,不见其顶,矗立风中,却不动不摇。
徐友庆带着众弟子来到登云柱顶。花木掩映之下,乃是一座三进的院落,正房是一座二层小楼,左右各两座耳房,两侧配东西厢房,前有一排倒座,后面还有一排罩房,内有假山鱼池,抄手游廊。无论形制还是装饰,都与福庆楼七分相似,只是要更气派些,典雅些。正门匾额上书三个大字:庆云府。正是徐友庆的府邸。
徐友庆先带众弟子参观一番后,就在庆云府书房传下本门基础功法灵云吐纳决。此功修炼之时,纳天地灵气入体,丹田之中,灵气丝丝缕缕,缠缠绵绵,如云似雾,故有此名。
二人虽不识字,但好在有仙家妙法。徐友庆让二人盘膝坐在蒲团之上,然后提着一只精致的小壶在二人头顶轻轻一浇,壶嘴洒出肉眼可见的白色灵气,伴着一个个似实还虚的文字,从二人天灵灌入。二人便觉那一句句经文如烙印在头脑之中,虽晦涩难懂,却记得极牢。
传下功法之后,徐友庆又将二人带到下面,挑了十几处三丈左右高的石柱,让二人各选其一,以做栖身之所。二人不解其意,忙问这石柱如何栖身。徐友庆伸手指了指那最高的登云柱,又指了指二人所选的矮石柱,告诉二人:这石柱砍也砍得,挖也挖得,满山木石,尽可用得,任凭二人折腾。至于做好,是屋是洞是篷是圈,他却不管,反正是二人自住,冷暖自知。
二人闻言,心中明了,选了两处紧邻的石柱,分别取名“翕和住”和“秦川柱”。
之后,徐友庆另给二人布下功课。秦川需每日从灵柱峰北铁枣林砍枣木干柴九捆,刘翕和则要从灵柱峰南白柳溪打够清泉三缸。其余时间,是练功,是筑屋,是游玩,皆可。他又于天柱峰东西各择一根三四十丈高的粗壮石柱,东者柱顶写一“文”字,曰习文柱,西者写一“武”字,曰传武柱。每日酉时,习文柱下教授习文断字;每日卯时,传武柱下传授刀剑拳脚。
一番交待之后,徐友庆撇下两名弟子,急急伸手打怀中掏出孰湖飞车,飞回庆云府中,好一阵手忙脚乱:徐凤缘哭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