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被拐卖的蒙古人,化解不了的仇恨
今天早上比较特殊,商清卓、于辰安和万恩三人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就被强行叫了起来,区别是于辰安和万恩是被万宁儿叫起来的,商清卓却是怎么叫都睡得跟死猪一样,气得万宁儿一掌给他从床上轰了下来。
“哎呦,小姑奶奶你干嘛?这天儿还没亮堂呢,这么早过来我要告你非法闯入、侵扰民男了啊!”商清卓还在抱怨着,万宁儿却没心思和他皮,认真的跟他说道:“师傅叫我们去他的书房,有事儿。”“嗨,能有什么事儿,帮师傅研磨?”“反正很要紧就对了,你抓紧啊,我先去了,记得带上兵器啊。”万宁儿飞也似的跑出去了,商清卓见状从地上爬了起来,拍了拍自己的屁股上的灰尘,抓着天青色的道袍就套在身上。仔细回想刚刚万宁儿好像说师傅要他们带上兵器,莫不是有什么任务安排?想着自己自打来灵济观这几个月每天只是习武,外出任务倒是从未有过,难道今天就要出去做师门任务了?商清卓想到这不由得一阵激动,手中的动作也不由得快了起来。
商清卓挎着那把灵济观特制款式的雁翎刀在前面一路小跑,于辰安和王恩在后面紧跟着。王恩因为练的武功是【乘风腿】,平时用的武器就是那双铁制的护腿,这对护腿的重量不小,跑起来自然要慢一些,这些戴着护腿习武的日子里王恩别的倒是没感觉,就是觉得自己的身法好像灵活了不少;于辰安就比较惨了,他练的是【伏虎棍】,能伏虎的棍棒材质自然也不一般,于辰安在从器物房拿兵器的时候就感觉不对劲,因为里面的棍棒全是包着一层铁的,拖着一人多长还包铁的棍子简直是受罪,一开始练武的时候他也是最艰难的一个,因为光是把棍棒拿起来就已经是拼尽全力了,更何况还要使出招式,好在后来这段时间的锻炼确实有效果,于辰安现在也对这套棍法炉火纯青了,但大清早的连饭都不吃就要扛着这么重的家伙跑多少还是难为他了。
当然了,毕竟大家都是已经是高强度习武几个月的人了,说是高手肯定谈不上,但被自己的兵器累死还是不太可能的。如果于辰安真的被自己的兵器累死了,那传到武林上绝对是这几十年来最大的笑话。于辰安也想了想自己死后墓碑上肯定要写着生平,最后写着死因是拜师习武时被兵器累死,那就多少有点丢人了。自己选的武功,就是玩命也得练下去啊。于辰安咬了咬牙,发出一声带着三分努力、七分后悔的哀鸣,孤独的跑在三个人的最后一位。
商清卓他们三个到书房的时候发现万家三兄妹早就已经到了,书房里除了师傅之外旁边还站着一个穿着红色官服的人,官服上还纹着一只云雁。商清卓弄不清眼前这位到底是多大的官儿,只是在给师傅请安后微微给这人抱拳行礼,于辰安也只是微微一抱拳,可王恩就不同了,他也是官宦之家,看到眼前这人穿红袍,那至少也得是个从四品,官府上纹着的是飞禽,那就说明是个文官,而在青州府能穿红袍的文官恐怕只有一个人。
王恩弯腰低头向眼前人深深行礼,问道:“前辈可是青州知府吴文彦?小生王恩见过吴大人。”吴文彦见这孩子这么有礼貌本就高兴,听他报了名字更是欣喜。“哦?小公子快快起身,不必多礼,这位小公子叫王恩,敢问尊祖父可是王养正、王大人?”王恩起身回答:“正是。”在场的大多数人都不清楚吴文彦提到的王养正是谁,包括一直和王恩关系很好的于辰安也是一脸懵。
王恩的爷爷叫王颐,字养正,是山东登州府栖霞县人,出身军户,而当年大明太祖皇帝最重视的就是对军户的教育,这就使得整个大明有进三分之一的进士都是军户出身,王老爷子自然也是不负众望,宣德八年参加癸丑科会试,得贡士第四十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六十名,是妥妥的进士,还是吴文彦的老前辈。
吴文彦本人作为举人出身靠着杨晔的势力才干上这个从四品的知府,人家那是正儿八经的进士身份正四品高官,自己昨天被那神秘女子逼着和杨府断绝关系,虽说那女子保证自己罩着他,可他心里还是没底,以后想要在官场立足,多交好一些大员总是没错的,故而对王恩也是十分客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