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曹阿岚的创业-第5/6页
    
   他的原本的核心资产估值居然不到百亿。这就和时代华纳和美国在线的合并。美国在线现在市值也不足百亿,如很能让时代华纳一方舒服,他们显然不甘心被拖累,哪怕是美国在线并购了时代华那,他们也在闹纠纷,各种分拆美国在线的言论不断抛出。
   同样,太阳微并购了惠普也是如此,不过考虑到太阳微花了大量真金白银,惠普没那么硬气而已,毕竟如果按照现在赔偿太阳微,惠普的市值也赔不起。
   分拆不行,那总不能一起去死吧。想想90年的中期的太阳微危机被曹文昭这个华裔cEo解决。他们就想把曹文昭再次请过去。
   叶思纯一度还被忽悠了,然后曹文昭自然坚决反对。想想不久以后Ibm都会把电脑硬件部门打包卖给联想,从此专注电脑软件领域的进攻。你就知道电脑硬件利润有多么坑。纳斯达克跌的最惨的就是pc硬件和互联网应用软件。太阳微和雅虎就是两个典型。自然还有电讯宽带巨头At\\u0026A,也是一个典型。说明这些公司涉及的领域已经”供大于求“”薄利多销“的微利时代到来。
   而全球任何资本都会不由自主的追求暴利行业,利润越大越好,越快越好。
   值得一提的就是2002年底,他在98年前后处于拉升华夏经济实力疯狂投建的华夏大部分项目已经进入收尾。这块蛋糕也需要两大财团旗下各大公司吃掉。曹文昭等人或许只的华夏这些写字楼,商铺等很值钱。但是如果都持有在手里未免太蠢,也会把现金流套住。于于是财团精英们就设计了一系列的结构化设计。
   这个结构其实不难设计,无非就是定向增发新股,然后买入大量内地地产。比如负责建立全国销售链的华润集团,他就把内地上千家门店的店面房地产所有权全部买下。那么只要曹文昭同意用实实在在的物业房产换华润的股票,那么这就可以成立,而华润超市也因为不再需要承担巨额房租开销,以及房屋逐年升值产生的差价盈利而股价立即上涨。
   然后就是专业的基金会会利用传媒资源”各种吹捧“,股价暴涨以后,曹文昭就可以卖掉由于定向增发多出来的股份。这样他就可以不断套现,除了51%的非流通股卖不了,其他的都可以换成资金,然后投入到新的领域扩张。而他旗下的家族企业也会不在因为未来华夏房地产暴涨由于房租全部给了房东而巨额亏损。
   比起现在在华夏租房子的沃尔玛可要长远多了。自然坏处就是现在还不太值钱的房产物业,未来的产权和暴涨带来的利益,他只能按照股份分的51%,也就是一半,另外一半会被其他看好他的股民拿走。
   理论上只要由于崇拜他这个多年”首富”带来的巴菲特效应,基本上都亏不了。除非佳宁基金眼红受益,靠着信息优势提前通过各种手段把你在获益的前夕”震荡“出局。
   这种套路国内就很普遍,当某只股票由于公司莫名其妙的押中了各种“利好”,就会有证券公司各种手段“逼仓”逼着一直不坚定的你离场。比如雄安特区建立以前得到消息的一些人就还在消息公布前疯狂各种操作就是典型,当公布以后,各种猛涨。
   自然这些项目更多的还是卖了套现。毕竟他们整合下来的两大财团高达400家巨无霸也很难吃得下此前他的疯狂投资。不过别忘了华夏还有一个势力叫做国企。
   当一堆企业云集的商圈形成以后,他们都会蜂拥而至。不要以为华夏有钱人少。随着连续三年房价走高。已经很多人意识到了房价要涨。只不过现在全国资金大多都由于加入世贸组织等带来的国际订单而投入到了制造业。2008年,制造业破产狂潮爆发以后9根本原因还在于欧美次贷危机导致违约增加,国际订单锐减导致国内产能再度出现1998年前后的那种产能过剩),他们的资金才蜂拥涌入房地产避难。居然吹起来高达4万亿软妹币的房地产泡泡,你就知道2008年以前制造业投资者多有钱。
   这种整合需要大量时间,但是他们作为领导者,需要的就是定策略,对的策略,然后下面自然有着一大片那种过亿,过千万的”人精“为他们服务,执行不然他们这些钱哪里来,还不是他们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而疯狂调整了几年的两大财团也不存在人口匮乏的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