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全国推动-第4/5页
虽然未来短期内佳音不可能在获得大笔捐助,可是要把日子过得滋润也不难,毕竟还有两个奶妈:佳友财团和佳华财团。
现在没钱是因为这个两个财团也在疯狂整合,满世界购买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巨无霸潜力股。
到了2002年,全球竞争再度激烈,通过做空911事件爆赚的幕后财团们,再度重新瓜分了势力范围,很不幸,曹文昭的财团或许很强,光是自有资产就有六七万亿,直接控制的企业资产破十万亿,再把间接影响的也划入,估计都有十五六万亿美金。这可是2002年。
但可惜全球五百强,排名前一百的。他们绝对控制的还不到15家。大多只是用以一定股份,具备董事会席位,有影响力而已。而一百以外的400家,很不幸,就被他们直接,间接控制了高达三分之一。相当牛逼。至于500名以外的,还有一大堆。
佳华财团已经抓住几次风口,成功的疯狂发展了。只可惜还需要等一段时间,才会显现他们的獠牙。
大陆的慈善全部交割以后,曹文昭反而放下心来,或许由于一些不愉快有些怒其不争,可是回头想想,全球哪个国家不这样。人啊,要想过得舒坦,就不要太较真。这是他在2002年下半年修养的一些体会。自己还是太过于顺风顺水,以为自己无敌了。以为所有人都要围着自己转。可实际上古代的皇帝都不敢这么想。何况自己。
因此年底交割的时候,他做了很多赔礼道歉的事情。这些行为,让燕京很多大佬很满意。互相给面子吗,这不就是华夏传统中庸文化。
自然他也见到了一些人,比如果子委的李主任,华投的高经理,他们可是管着7万多亿软妹币的国有资产。牛逼的不行。看看他们公布的资产账单,没一个不是华夏行业巨头,垄断巨头。
未来他们的潜力市值至少还可以暴涨三倍,(2010年,确实突破了20万亿,涨了三倍,至于更后面的2018,那一句是好几百万亿软妹币的价值,国屋院都公布了)
至于国屋院大佬把他们介绍给曹文昭,很简单,搞代工厂的华夏企业们,不甘心只赚微薄利润,很想通过国际化并购,从下游代工厂升级为中上游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巨无霸。比如后来的华为,比如中兴,除了不思进取的联想,都在想方设法打入上游。不对,就是联想2004年也会并购Ibm的电脑硬件部门。一时间声威大震,成为全球最大代工厂,每年营业额好几百亿美金。
可惜几乎没什么人压法,比他弱很多的华为一直坚持把十分之一的营业额砸进去研发。才会牛逼到爆炸。
至于为什么找他。还是因为他的美国通,地头蛇,有他牵线搭桥,可是不用缴纳高昂的智商税。
最好是直接从他的海外财团购买他们需要的优质资产。那就更好了,甚至都不要浪费外汇,支付软妹币就好了。
曹文昭也乐得华夏积极走出去。如果华夏企业走不出去,很难成为是世界强国。世界蛋糕就这么大。华夏不吃,那就是日本美国,德国等吃掉了。
想想现在世界五百强清一色的美日德的企业,你就知道这世界三强到底有多么牛逼。
这点华夏未来的企业也会证明自己的牛逼。而他们大多都是以代工厂开始,然后逆袭。这里面就有一个名词“山寨”。
只要被华夏山寨,就可以把它弄成廉价,发达国家的高福利根本玩不过华夏企业。但是从后来看,华夏人口红利还只剩下短暂的十几年。如果不能逆袭,等华夏人工成本暴涨,各种问题突发,那么竞争优势估计还会面临更廉价的东南亚和印度等地剧烈挑战。
“没问题,合作共赢吗?”
“听说曹生准备二次创业,有什么需要的,可以多多联系”高经理很精明,虽然知道如果曹文昭要创业,香江那一棒子财阀都会踊跃参与,基本上没他什么事,但好话和香火情不就是这样慢慢积累的吗?
曹文昭虽然心中卧槽,但还是满脸带笑的婉拒“我还没想好哪个方向,以后有机会一定麻烦高经理”、他这个经理可不是简单的普通经理,不然也不至于让国屋院大佬介绍了。所以该有的重视还是需要的,互相客气互相保存了联系号码以后。聊了聊,然后该干嘛干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