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全国推动
1120全国推动
但曹文昭也不知道这些人为了什么,光是义工就多了几十万,不畏惧酷寒的运输。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赚钱。而是一种精神,不是爱国主义,而是一种同舟共济的患难精神。
就连曹文昭都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日复一日的而奔波在第一线。
然而直到西部数以万计的新学校在2002年耸立的时候,他的第一期希望工程才基本结束。
付掉尾款后,总耗资高达7380亿软美币。更夸张的还是不到十个月,西部最艰难的12省就投资了数十万处各类学校,每一所建筑成本居然仅仅只有10万元不到。(可以对比一下捐掉一半家产在全国修建3万多处教学楼的无线tV董事长邵老爷子,这么看,曹文昭也就比他多捐建了几十倍的资金而已)
这一方面是学校建筑只需要一栋外加一层的食堂,还有水泥操场这些,至于其他校车,还有篮球场什么的,加上配套设施总成本并不太高。
最关键得到社会各界的踊跃支持,比如免费帮工的,比如大妈主动帮施工队做饭的,就连饭菜都是村里各家各户拿出来的。
即使如此建成以后的学校也会是当地很长时间最好最漂亮的建筑。
就这些成本放在10以后就不要指望了,光是修路占地,你就扯不清,还要各种征地。像现在这种学校占地计划各地教育局直接就是找国土局白拿。基本上没人反对。
他承担的主要还是建筑和配套器材费用。之后就是建好以后移交给教育部体系所有,所有权归国家和集体所有。已经基本上和曹文昭的基金会不存在经济利益。
也难怪各地那么支持。剩下的教师等其他配套问题,这已经不是他能解决。需要教育部门和国屋院协调。
而在东边他的捐助计划也很成功,不过也闹出不少西部没有的问题。东部毕竟开放富裕,对市场上卖万元的电脑就比较轻视。然后,就有很大一片的电脑,前脚装进去,后脚就被人偷走然后卖掉。各种监守自盗,防不胜防。地球上的小偷也最喜欢这种东西。
然后捂盖子的习惯还让他没发现。知到有很多学生按照举报电话打到了基金会。
曹文昭才怒气冲冲去找国屋院的麻烦。并且明确表示,如果不严惩,第二期计划全部夭折。
考虑到曹文昭确实还是在做实事。真金白银砸进去。不能委屈了他。
然后纪委出马,开启了严打模式。一大片作风不正的官僚倒了霉,最倒霉的还是怕被追责的官员们使命追查严打。一群小偷被重判。死刑倒是不至于,但三五年很正常。
即使如此,曹文昭也还是大受打击,斗志昂扬了15个月的他,最终还是选择了草草结束这个庞大的计划。
第一期执行的非常好,第二期的西部计划也执行的很好。剩下顺利变现的佳音基金大概还有3500亿资金。
被他一股脑丢尽了中部和东北等各省、至于出现了各种问题的东南部,一毛钱都没有。也不能这么说,由于很多关联和捐款公司的需要,这些钱里面大概有五百多亿被换成近千万台华有集团的有为2代电脑。然后捐给了全国的大学。这不仅仅只是安抚全国不太平衡的大学。更多的是因为,此前捐献的电脑,直接导致佳友财团控股的,阿里巴巴,腾讯,百度,360,新浪,搜狐,网易等华夏的互联网龙头企业们因此受益,海量的学生用户纷纷注册成为他们的客户。前往别小看这些客户,到了股市就是亮眼的数据,就可以忽悠更多投资者买入他们的股票,支持他们的持续快速扩张以及打退硅图对手们的猛烈冲击。要知道现在就是网景,雅虎,都不在乐意借助新浪搜狐等合资公司,开始大规模杀入华夏市场,雅虎华夏和网景华夏纷纷在2000年建立。
一大批要被解雇的硅谷华人,被组织起来,进入中关村,组建了华夏分公司。开始直接抢占蓬勃发展的华夏市场。只能说华夏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很多东西被迫放开。机遇和挑战并存。
实际上就连亚马逊缓过气来以后也在华夏建立分部开始争夺市场。没办法十多亿华夏人的巨大市场,每一个互联网巨头甘心放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