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DEC-第3/4页



   居然被其他八大部门肢解成这样。

   “palmer先生,您的公司现在还能研发pc电脑吗。”卡莉非常质疑。

   “我去过苹果公司考察过。我认为。我们也可以成为最好的组装公司。是那种拥有自己独立知识产业技术的公司。

   我认为,我们必须听alan 的,把大量无关紧要的部门尽快卖掉。筹集资金从整士气。专注设计和销售,嗯,还有售后!”

   “好的,给我一个星期时间,但是像那些不重要的cpU,就卖了吧。”

   然后曹文昭和pal mer就带着人,开始召集庞大的ASA联盟。

   已经瓜分了多次的ASA联盟此时越发联系紧密了。

   然后早就虎视眈眈的Amd的桑德斯火速赶到。用6亿美金,以及一份长期供货合同和相互技术授权协议,就拿走了拥有数千人组成的dEc的cpU部门。

   内存霸主美光,压出来4万美金,和一份5%的入股合同,以及联盟合作协议。这5%的股权并不属于dEc。而属于太阳微的投资公司。得到了dEc大量投资管理人才的他,越发强大。

   希捷再次拿走了他的硬盘部门,哪怕太阳微以及拿走了最核心的东西。他们也不介意。毕竟技术授权这种东西。总会伴随着交易而不得不转让。

   英伟达也来了,黄仁勋找了美一银行贷了8亿美金,换取了老牌巨头dEc的显卡部门。

   没了显卡部门的dEc将不得不只能找英伟达供货。结果和此时的苹果一模一样。

   然后曹文昭还见到了一个熟悉的人。华夏pc巨头联想的流川自。这家伙要的东西还不少。比如dEc在以色列,在东南亚,在欧洲数量不菲的代工厂。可惜钱没带够的他,没能全部达到自己的理想。但还是为dEc提供了高达6.6亿美金的收入。最终除了卡莉要求留下的,dEc都卖了。 但是口袋里却多了近30亿美金的巨额现金。其中15亿,也就是一半,被太阳微拿去扩充直营门店去了。加上整合dEc的全球门店,需要费用。并购dEc坏处就是,资金流断了。全靠wd控股给他抽调资金,比如就比亚马逊晚一个半月上市的易贝。就给曹文昭带来了新的大约40亿的利润。没有亚马逊疯狂,可是收盘价却成功压了亚马逊一筹。只因为他比亚马逊更赚钱。什么都要收费的易贝,确实是明码标价。这些钱就被借给了太阳微度过长达2个月的资金荒。

   6月即将结束的时候,dEc。通过甩卖资产,将员工数量下降到了4500名,这也是卡莉留下来的核心资产,几乎90%都是技术人员至于其他后勤,销售精英早被太阳微的六大部拐走了。

   而且有太阳微统一的硬件销售渠道的dEc,并不用负担沉重的海外宣传费用和运营营销费用。他在海外的门店都被太阳微的六大部兼并拿走。

   也就是说太阳微的所有子公司并不用担心广告,营销,等出货问题。

   他们要做的只有一个,专心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这是他们的优势。至于因此利润被抽走一半,那也是值得的。

   即使如此,被彻底精简,以及被大量庸官戴歪的dEc也以太阳微第九大子公司的身份拿着分派来的15亿资金,杀入了竞争惨烈的pc端。

   这个行业,简直就是烧钱。最狠的就是Ibm和康柏,惠普三星戴尔其次,苹果和太阳微都只能打酱油。

   而不得人心的dEc高定价机子的时代也一去不回。

   曹文昭可是看过论文,dEc各种坑爹的定价,不仅没有自己的系统,还不支持各种开源系统。1998年被康柏96亿兼并的他,却实是做的一手好死。

   如今必须支持Solaris开源系统的他,必须从英伟达,Amd等拿货的他们。实际上还真的就是一个组装电脑公司。

   好处就是就连组装都交给了富士康的dEc。远离了3000美金一台的高价时代。至于以前动不动定5000刀.甚至7500的价格。

   呵呵估计太阳微销售部都过不了。

   毫无竞争力。太阳微怎么可能去囤货,反而是卡莉咬牙定出的第一款dEc-96款,居然以不赚钱的1998美金的超低价,重新杀入市场。

   在太阳微总部补贴大战下。居然在年底重新抢下了7%个点的市场份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