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声声慢



    手艺都是有窍门的,掌握了这些窍门后,手艺人就成了师傅。只有得了真传,才能独当一面。这之前,做学徒的,都得拍着师傅的马屁。要投其所好,志趣相投了,才能学到真本事。

    只不过吴妄这批,很多都成了关门弟子,开始了正统授业。做学徒的,一天天长大了,传授技艺的事,着急的可不是只有做徒弟的。眼见吴妄在村里,越来越受欢迎,陶师傅着急了。

    算是开始正式授课,在吴妄的日常作息里,陶师傅规定了时间。在日出清晨,早上六点到八点的时间段,给吴妄加课。也就是早饭时间,趁别人还没想起吴妄的时候,陶师傅才好插空,讲一些他管火的内容。当然了,这些内容还是秘传,是只教给吴妄的独门技法。

    陶师傅授业,专门换了身干净衣服,手拿一把纸扇,神情蔚为庄重。气势上拿捏得出人意料,有一种上公开课的感觉。可是院子里,明明冷清得,只有吴妄一个徒弟。

    陶师傅低头看了吴妄一眼,轻捋胡须,开始授课。

    课上的第一句话是:

    “咱烧的瓷是有历史的。”

    陶师傅顿了顿,看了眼吴妄的反应,又说道:

    “在你身边的烧瓷人,平常看来普普通通的,在别人眼里,那可都是制瓷大师。在他们看来,烧瓷的每个步骤,都是工艺,所以烧瓷人也有个别称,叫做‘工艺美术师’。”

    吴妄笑着看向师傅,志趣满满地等着师傅开讲。在大窑村长大,什么都看在眼里,只有师傅说的这些还未接触,那可都是他触碰不到的秘传“技艺”。

    陶师傅道:“你在私塾读书,先生教你识字。可是识字的内涵,你还尚未学到。”

    《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吴妄的眼前,一本本书在盘旋,都是自己在私塾里学过的。本本都是经典,册册都是名著,可也都是启蒙书。少儿读物是中规中矩,要是讲深度,说内涵,那一本也不沾边了。

    吴妄思忖着,一脸向往地答道:“那一定是儒家经典吧。”

    陶师傅一扇砸在吴妄头上:“是气质!在别人眼里的样子,才是你要学的内容。被人看到的,才是真的你,而这些,要学。”

    吴妄吃了一扇,缩了下头:“哦。”

    陶师傅轻叹口气,又道:“做为烧瓷人,文化气质总该有一点,别让人说咱没文化,会砸了手艺。”

    吴妄不敢做声,听着师傅训导。

    陶师傅徐徐深思,又道:“讲太多了,你也接受不了,就先到这吧。不过课后作业,还是少不了的,回去后,再读读这本书……”

    陶师傅从工具间的方桌案下,抽出一本书。那是一本小册子,用布包裹着,吴妄打开来看,封面上写着四个大字,《宋词精选》。

    陶师傅把书交到吴妄手上,告诫道:“可不只是陶冶情操,而是要熟读,里面有烧瓷的至高境界。学好了,你就不只是个管火的,而是工艺美术师,甚至打开了世界,到你想象不到的境界。”

    吴妄攥着《宋词精选》,望向陶师傅,忍不住问:“那技艺?”。

    陶师傅厉声道:“那什么那?刚刚才讲过,这么快就忘了?师傅教你的,也是别人看到的,我们是什么人?”

    吴妄想想师傅平日的说辞,木讷地答了句:“呃,管火的?”

    深谙烧瓷精髓的陶师傅,立起烧瓷人的fg,呵斥道:“呸,是工艺美术师……也是最有气质的烧瓷人。”

    此时的吴妄,十三四岁的年纪,正是豆蔻年华。五岁读私塾,念课文的活儿,绝对是驾轻就熟。虽然师傅给的书,内容从经典变成了课外读物,不过字吴妄是认识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