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新衣裳



    这一天天气不错,阿姐坐着一辆马车回了娘家,一手抱着四岁多的小外甥,一手提着一个大包裹,利落地跳下牛车,远远地就招呼杨若纤和阿雄。若纤小跑过去接过了姐姐的包裹,阿雄也跑过去接过了小外甥,阿爹阿娘也紧跟着出来迎接,一大早家里就来了客人,叽叽喳喳好不热闹。

    阿姐名叫杨如兰,虽然只比杨若纤大两岁不到,却已经出嫁五年多了,姐夫徐连是隔了不,算太远的一个叫徐家棚的村子,是个精力充沛的小伙子,中等个子,手脚麻利,头脑灵活,平时徐连除了做农活,闲时还兼做山货生意,不时离家几天,去收些山货,卖到大城市里,再捎带些城里的新玩意回来售卖,赚些费用;因为婆家徐家棚离娘家杨家村并不远,杨如兰时常会带上儿子回娘家小住一段时间,待徐连生意忙完回来后会接她们娘儿俩一起回家。

    杨如兰进了屋子打开了她带来的包裹,里面装着的是她新做的几件衣服,说是今年收成还好,而且徐连又在外做生意有些入账,生活还算不错,眼下庄稼已经抢收完成,闲下来时就给妹妹杨若纤和弟弟杨文雄做了几身衣服。

    包裹里面有几件红红绿绿女装,正是时下女孩子喜欢的样式,摸起来又软又滑,闻起来还香香的,像这么好看的衣裳,是每个女孩子的心头所好,但是杨若纤都没有正经穿过。一来是她性格大大咧咧,对这些女子喜欢的事物都没有正眼看过,更别说拥有一两件好看的女装了;二来是因为爹娘习惯性地忽视,根本就没有想过认真地当她是个女孩子看待,更别说给她置办几件像样的女装了。

    当年杨若纤还很小就被爹娘当男孩般教养,也难怪前面已经有了一个女儿杨如兰,后面一直希望生下一个儿子凑成一个“好”字,结果生下来又是个女儿,而且孩子一多起来夫妻俩就没那个耐心去细细教养了,再加杨若纤性子本来就野,阿爹在镇上当教练时也时常带着杨若纤,教徒弟的空闲时间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教她些拳脚功夫,没想到杨若纤对练功表现出了十足的兴趣,接着完全忽视了作为一个正常小女孩的兴趣爱好,待到杨若纤在练武堂里跟一帮来了又走了的小子一起练武逐渐长大了之后,多年来已经习惯了杨若纤的男孩习气的爹娘才惊觉,这样子的杨若纤哪里还有女孩子的样子,可惜过去这么多年了一时半会也没有法子纠正的,这两年来爹娘才用了点心让她学着做了些女子应该做的事,杨若纤既没有表现出很大的反抗,也没有表现出多热爱,让她干嘛她就去干嘛,完成的任务就该干嘛就去干嘛。

    再者杨若纤的那个爹,作为镇上练武堂里的教练,本来也是个粗枝大叶的男子,平时教的都是男孩子,对于杨若纤也是放任自由,随便杨若纤去自然生长;长此以来,杨若纤的假小子风格也就不足为奇了,不过杨若纤虽然是男子习气,却也算个规规矩矩的男子,从来不惹是生非,跟同辈中人也相处融洽。

    阿姐拿出给杨若纤准备的新衣对爹娘说:“眼瞅着若纤都这么大个人了,是要好好打扮打扮了;赶上今年收成好,也忙完了地里的活,花了几天时间赶着给若纤做了几件新衣,今天带过来看看若纤穿上合不合适。”

    又转头对杨若纤说:“以后可得像个姑娘家,别再像个假小子一样啦,不然真的嫁不出去了。”

    阿姐做得一手好女红,织布绣花样样拿手,嫁给徐连之后越发有女子的味道了,再加上生了一个胖小子,旁人多有羡慕;在这个时代女子一生最大的愿望大概就是嫁得良人,白头偕老,拥有自己的孩子,一家人齐齐整整,这一生才算得上圆满;此时名叫徐子山的胖小子正在院子里抓鸡摸狗,跟着小舅杨文雄玩得不亦乐乎。

    阿姐拉着杨若纤前前后后地比划她做的衣服:“女孩子还是要穿好看点才行,你看阿姐新绣的这个花纹可好看?阿姐可是花了几个晚上才绣成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