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郑太宰欣-第2/2页



   然而,他没想到的是,就在短短两天的时间里,韩楚边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昭数被打得仓皇而逃,卢铲也兵败身死,而自己率领着宋郑边境的三万郑军,误打误撞地给汾陉塞造成了新一轮军事压力。

   当太宰欣亲率郑军逼近汾陉塞时,塞中异常安静,城上没有旗帜,没有守军。

   斥侯来报,汾陉塞两侧塞门洞开,街上空无一人。

   太宰欣的神经顿时紧绷起来。昭数和卢铲这是搞得什么鬼?立即命人再探。

   空气仿佛凝滞起来,旷野之上只能听闻到马匹的嘶鸣与战旗的猎猎作响声。

   太宰欣命人上前喊话。

   郑军斥侯飞马直奔汾陉塞城下,高声喝道:“城上听着,郑太宰途经此地,请卢铲将军相见。”

   片刻之后,城上一个韩军高声回应道:“卢将军身染小疾,不能亲迎,故大开塞门,早置肴席,恭请郑太宰入城一叙!”

   太宰欣更加狐疑:今我至而彼不动,必有密图。

   但又不忍心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反盘机会,毕竟还有楚国老大哥在后面做靠山嘛!

   当下再次派人喊话:“请昭县公答话!”

   汾陉塞上则是再无回话,整个局面又陷入一僵局之中。

   其实城中的晋俱酒也是慌的一批,毕竟空城计这种东西需要多种条件的共同配合才能成行。

   首先是双方信息不对等,这个应该是成立的,对方应该不清楚塞中的实情。但自己清楚啊,几千对几万,这个仗不好打啊!

   其次,对方将领高度谨慎、高度疑心。如果摊上个二百五,这事妥妥得弄不成了。

   第三,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空城计的,就是春秋时期的郑国大臣叔詹。早在公元前666年,楚国伐郑,叔詹使出了空城计,令楚军狐疑不敢进攻。在郑国人面前玩空城计,这就是典型的班门弄斧啊,郑军会不会不吃这套呢?

   第四,最好有外援即至,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拖延时间。如果时间拖延到了,而援军不至,那么下场会更惨。

   空城计实际上是一场心理战,双方比的是定力、比的是技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