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难料的变数-第3/4页
萧云还是皱着眉点点头道:“几位老大人的手段,在下自是心服口服,只是以蒙禹的鬼才,难道看不出这些?居然就坐视不理毫不反击?在下可是每日都在提心吊胆的怕几位老大人或太子殿下有什么危险。”
杨荣呵呵一笑道:“多谢萧首座挂心,只是那蒙禹再厉害,不过一介布衣,只能调用汉王府里有限的资源,可谓捉襟见肘,更何况,天狼帮和王府护卫几乎都被汉王带出了京,那蒙禹想要成事就更难了。其实,以老夫推算,在劝不住汉王离京那刻起,蒙禹应该就已经知道大事无望了,离京前,士奇也说过有收服蒙禹的可能,只是不知,是否已经成功。”
萧云心中又想起岳阳楼上那个傲视天下群雄的黑衣儒士,不禁暗自摇头,这样的人,岂会轻易变节?正想着,却见杨荣缓缓起身道:“萧首座,东厂的人应该不会再折腾了吧?”萧云不屑的说道:“老大人放心,只要有青衣社的弟兄们在,借他们几个胆,也不敢再闹了!”
杨荣点头道:“那便好,你去安排一下,继续盯紧这些阉人,老夫要先行赶回京师入宫见太子殿下,你便与老夫同行吧!”萧云应诺而去,半个时辰后,杨荣在萧云及一个禁军百人队的护卫下,策马直奔京师而去。
~~~~~~~~~~~~~~~~~~~~~~~~~~~~
此时,京师大营驻地外,穿越崇山峻岭走险峻小道好不容易赶到此处的汉王一行策马在辕门外立住,早有王府护卫上前和卫兵喊道:“快去通报徐都督,汉王殿下到!”哨兵一看来的一行人,蓬头垢面,衣衫不整,倒像逃难的,哪里像亲王驾到。
可久在军中之人,一看便知为首之人俾睨天下的气势,再看看周围护卫身上那一股彪悍的军旅之气,又应当不会有假,当下回了声殿下稍等,便跑进去禀报,不一会,徐景昌便带着两个侍卫快步来到辕门外,定睛一看之下,不由大惊道:“汉王殿下怎么成了这般模样?”
汉王也不多言,迎上去就说道:“徐都督,此事咱们迟些再叙,快快击鼓聚将,本王要点兵出征了!”徐景昌一听,先是一震,继而有些颓丧的摇摇头道:“殿下若当日就下令,京师大营自是听命而行,可如今,哎!”徐景昌无奈的叹气摇头,却没有说下去。
汉王一看最担心的事发生了,连忙焦急的问道:“这是为何?出了何事?徐都督倒是说啊!”徐景昌看看四周,无奈的摇摇头,给汉王使个颜色,抱拳施礼道:“请汉王殿下先随我进账,安排各位洗漱用餐,容我细细给殿下讲。”
汉王想想,事已至此,急也急不来了,这徐景昌既有难言之隐,那便先进去再说。于是点点头,随徐景昌进入大营,稍作洗漱后,汉王被请到帐中,徐景昌早就备下军中饭食:大骨汤,面饼,酱肉,大葱,照汉王一贯的标准,绝不奢侈。
汉王点点头,走到案前坐下,示意杜宇也坐下。拿起一个饼咬了一口,对徐景昌说道:“徐都督说说吧,到底是怎么回事?”
朱勇再次长叹一声,微微摇头道:“自从方宾老尚书离世后,由兵部侍郎李庆代管兵部,内阁大学士杨寓监管,起先我们以为这也只是陛下的权宜之计,没有放在心上,不想,这位杨阁老却并不如我们所见的只是一介书生,几个月来,一直在暗中对各级将领进行严选,就在殿下离京之后,京师大营突然来了三位新任指挥使,带着圣旨诏书直接将军权分割接管,几日来日日召集各级将领宣讲擅自动兵者便是谋反大罪,株连九族,几日下来,军营俨然已经换了气象,如今除了我自己的五百亲卫,若无兵部军令或陛下圣旨,我是一兵一卒都调不动了。”
汉王默默的听着,默默的吃着,面上波澜不惊,听完之后,点点头道:“杨阁老这是要釜底抽薪啊,那徐都督,若是本王有父皇的传位遗诏,是否又不一样呢?”徐景昌大惊道:“什么?遗诏?陛下难道……?”
汉王点点头道:“正是,父皇被奸人暗算,已于七月十八在榆木川龙驭宾天了,幸而几位公公偷偷藏下父皇弥留之际写下的传位遗诏,并遣人送来,本王这才知道自己是父皇最后指定的皇位继承人,不知这样,是否可以调得动大军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