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东道主优势-第2/3页



   “但看不看得惯,都不能改变什么,毕竟,有一点是客观存在的——东道主优势。”

   “这是规则允许的事,就让我这个前辈给你再上一课吧,你就好好听着。”

   陆明默不作声。

   入这行,他也不是没有感觉到。但具体的真不清楚,他先前也不过是个竞赛辅导老师,没有资格带领省队参加决赛。

   没有听到异议声,左毕欣慰地点了点头。

   他眯起了眼睛,又吸了一口烟,斟酌着措辞,如何将【东道主优势】这一名词解释明白。

   一分钟后。

   看着吐出的烟雾慢慢上升,越来越淡,左毕伸出了三根手指:

   “东道主优势主要可以归结为三点:”

   “其一,东道主省队的人数占绝对优势。哪个队是东道主,他们的人数就能比往年多。”

   “这一次,xx省队总共就有41人,像我们帝都,却只有14人。东道主能保证省内更多有潜力的同学参加决赛。”

   “其二,东道主具有主场优势。这里毕竟是他们的主场。熟悉的环境自不必说,还有一点便是资源优势。”

   说到这,左毕停顿了一会儿,大概是在整理措辞,陆明也并没有打断。

   “资源优势由主要分两类:”

   “一类是命题优势。xx省队的同学毕竟都身在xx,难免会得到一些出题老师以前题目的资料,其中肯定也包含着部分老师的思路。”

   “所以,他们可能对决赛用题更加熟悉。答题习惯也更容易拉分。还有更重要的一点:”

   “能够进入省队的学生,背后自然站着竞赛强校。它们之所以被称为竞赛强校,先有的难道是聪慧的学生?”

   左毕摇了摇脑袋,“不,先有的是资源投入,然后有的底蕴,最后才是吸引更多天赋学生。”

   “底蕴,很多时候就决定了大部分学生的上限。特别是东道主,完全能够进行针对性培训,熟悉题型都是小意思。”

   ——是的,没错。牛的不是做到改编题甚至原题……还有更牛的——有些学校能直接将命题人请来讲课啊!

   这就是资源和底蕴。

   想到这,左毕语气有些无奈。

   “这一点,的确不算是公平。但你总不可能把xx的学生赶走,赶到外省去培训吧?”

   左毕如此反问道。

   这个问题本身就包含了答案,不容置否。

   “这件事本身没有什么不对。”陆明也只得承认这点,毕竟是现实。

   “那第二类资源优势呢?”

   “第二类?”

   左毕嘴角挂着若有如无的笑容:

   “是实验环境,包括实验室、实验用具在内。”

   “xx省队里参赛学生最多的,就是来自xx师大附中的学生,而此次实验指定场地正是xx师大。”

   “虽然原则上举办指定的大学三年内不能办实验培训,但小规模的实验还是存在的。”

   原则上而已,懂的都懂。

   看着师哥嘴角略带嘲讽意味的笑容,陆明的脸更是一沉。

   ——原则上啊……

   谁来做这个原则的监督人?

   若真的有那么个人,绕过即可。

   不允许举办实验培训,那我举办的不是培训不就好了吗?

   只要规模小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没人知道。

   若更严重点,原则履行看个人……那结果不言而喻。

   “你是说,xx的学生有可能提前熟悉过实验仪器?”

   陆明的声音很低沉,也就只有身边的左毕能听清楚。

   左毕掏出一张纸,抖了抖烟柄,灰屑飘落。

   “嗯?我有说吗?我没说啊。”

   他撑着窗台,悠悠地说:

   “我只知道,xx的实验都做得挺不错。至少比不是东道主的时候好。”

   每一届东道主,或多或少都会发挥超常。

   当然,也有例外。

   海上作为东道主的时候,成绩就没啥起伏……

   陆明也不是傻子,心里明白就好,没必要点名,他接过话茬:

   “这次似乎也不例外。然后,东道主优势还有其三吗?”

   “其三啊……是协调分数的倾向。由于改卷时间非常紧,难免存在错误,所以才会有协调分数时间。当然,时间也是有限的。”

   “如果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得组委会理解意思,则很难争分。”

   “其中,负责协调、更改分数的,自然是组委会。而组委会的组成,不用我说了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