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实地考察



中午也没喝酒,只是简单的炒了几盘家常菜,匆忙填饱肚子,就去忙下午的事情。

   杨浩跟着韩进军身后,巡视一番厂区,占地面积确实不小,不下于300亩。

   生活娱乐设施应有尽有,学校、医院、电影院、大礼堂、邮局、职工宿舍、食堂、澡堂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红岩机械厂因为业绩不佳,生产已全部停止,所有人都在家里等消息。

   厂里的大小车间,全都是红砖黑瓦,修建得十分高大。

   连万平方米的厂房都有几栋,千平方米以上的厂房,更是比比皆是。

   虽然生产机器全是六七十年代的老设备,工人师傅却保养的相当好。

   杨浩花费了半天功夫,才把整个厂区视察完。

   在视察过程中,杨浩跟韩进军浅显交谈过,红岩厂的基本情况,他已经全部获悉。

   红岩机械厂辉煌的那个年代,厂里的员工以及家属人数近万,支撑起整个歇马镇工业。

   如今因为经营不善,资金链短缺,情况已经日落江河,工厂已经衰败到职工不足300人。

   里面大部分都是老师傅,年轻的职工都纷纷离开,另谋出路了。

   机械厂招待所。

   两人围坐在茶几上喝着茶,过程中边喝边聊天。

   韩进军放下茶杯,心情显得十分浮躁,瞥杨浩一眼,见他还在那里细细品茶。

   顿时,忍不住开口:

   “贤侄,厂里的困境你也看到了,不知有没有办法可以拯救?”

   杨浩呷了一口茶,合上茶盖。

   “有三条办法,就是不知道韩叔中意哪条?”

   韩进军相当惊诧:“哦!快快说来!”

   杨浩沉声道,“第一个办法企业转型,把船舶发动机砍掉,全力进军车用柴油机领域。”

   “不行,风险太大,就是生产出来也竞争不过潍柴玉柴。”韩进军张口就否决了。

   “那就用第二个办法,升级到整车制造,柴油发动机销量就能得到保障。”

   韩进军眼眸一亮,随即黯淡了下来,“办法的好,就是没钱呀!”

   杨浩微笑着说,“你们作为国企,不是可以找银行贷款吗?”

   韩进军面露尴尬,支支吾吾:

   “我们现在还欠银行一屁股债,现如今没有哪家银行愿意给我贷款!”

   “那就没办法了,只有最后一招国企重组!”!杨浩双手一摊,无奈道。

   国企重组?

   说穿了,就是找一家企业并购国企。

   工厂被人兼并,韩进军其实早有预感,心里并不抵触。

   见对方沉默不语,杨浩误以为刺激了他。

   “韩叔,假如你不想工厂被人兼并,也可以破釜沉舟,选择企业转型!”

   韩进军摆了摆手。

   “倒不是反对,只是找不到人接手呀!”

   杨浩讶然道;“难道你找过?”

   “机械局也想办法找过几家企业,但大家都不愿淌这浑水。”韩进军解释道。

   听他这么一说,杨浩猜想主管部门多半找的是内部企业。

   而江州本地这些国有企业,自身都经营困难,怎么会有能力拯救红岩机械厂呢!

   见自己提出的建议全被堵死。

   杨浩也感到气馁,耸耸肩,“韩叔,这样都不行,我也没办法啊!”

   韩进军脸色怪异的凝视着他,过了片刻,一句一句地说,“解决的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杨浩为之愕然,用手指指着自己的鼻子,“你不会要我来收购吧?”

   “怎么!瞧不上?”

   “怎么会呢?只是……”

   还没等杨浩话讲完,就被对方打断,“想不到会让你接受,不是想不明白?”

   见杨浩点头,又继续说:

   “如今你的业务好似跟我们沾不上边,难道就打算一直在摩托圈里混?”

   干一辈子摩托。

   怎么可能?

   杨浩注定会在机械行业大展拳脚,怎会甘心自己受困于此。

   但是也不意味着,自己就一定要接手这个烂摊子。

   于是,杨浩遂问道:“难道里面有什么蹊跷?”

   见他一口就问到点子上。

   韩进军一副孺子可教的神色。

   “我们厂早就开始了车用发动机的预研,如今只差临门一脚。”

   这倒有点出乎杨浩预料,看来小觑了红岩厂。

   杨浩感叹道:“这可是造化弄人啊!如果能提前研制出来,厂里处境也不会这么尴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