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把脉马老,结交魏哥



马老,原名马杆,在从事地下工作时期化名为马万木,笔名马识道,在文坛上被尊称为“西川五老”之一。他是一位革命家,是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老革命,新华国成立之后任过大干部、当过大领导;他是一位文学家,有过多部诗歌、散文、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报告文学、随笔和与作家朋友间的书信笔谈集等诸多文学作品,是华国文坛上的巨匠之一;他还是一位书法家,其书法作品最喜欢用的字体是隶书和行书,其作品用笔简练,笔力遒劲,清白安静,文辞考究,凝聚着他老人家历尽人间沧桑的感喟,一个革命者对改变旧世界的回眸,以及哲人的沉思与文人的遐想。

   待唐老先生把马老先生安排在客人主位上坐下后,唐老先生就给马老把起脉来,当他自己把完后又叫杨宇过来把脉,杨宇把完后看向唐老:“唐老先生,那就让我先谈谈自己的浅见,让你老给我纠正吧。”唐老先生点头微笑示意杨宇继续。

   杨宇接着又道:“马老先生的身体并无大恙,仅是气虚体弱,体表阴寒而脉象阳抗有力,只要在膳食上加以调节和辅之以身体锻炼就好了,唐老先生意下如何呢?”唐老先生肯定地说道:“杨小友的诊断的与我完全一致,不过,目前国内形势百废待兴,有许多事情等着马老去做,随着工作任务的不断加重,希望马老要特别注意保重身体,定期做好身体健康检查,为国家的政务做更多更大的贡献。”

   马老先生接过唐老的话头说到:“今天能让唐老先生亲自为我把脉,深感荣幸,更是有幸结识到勤奋好学的杨宇小友,刚才又看了小友的写的字,很是高兴。是啊,国家耽误了十年的发展,问题很不少,我也自知能力和精力有限,所以,上级领导部门也批准了我的意见,今后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培养和发掘文化人才,国家要发展、要强盛,文化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杨宇小友就是其中一个好苗子,我很欣赏,刚才在交谈中听小宇讲他也很喜好文学和书法,我呢自我感觉在此方面略有点心得,杨小友跟着我一道学习如何?”

   能拜“西川五老”之一为师,这是文学和书法界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大好事,无论是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上,还是在书法艺术的学习上,都要少走不少弯路。唐老先生都羡慕嫉妒起杨宇这小子的运道来,心里不由腹诽道:“杨宇这小友,真是好运。”

   杨宇也很上道,当即起身尊起一杯热茶恭恭敬敬地跪在马老先生面前递上道:“恩师在上,请用茶,并受徒儿三叩首,弟子杨宇先后拜龚无名为师学习医道,教以济世救人为义;拜武当张疵茶为师(李斌师兄代师父传功)学习武道,教以强身健体为基;今又拜马老为师学习文学和书法,教以传承华夏文化为宗旨。即日起,我当更加刻苦钻研师父们所传授的技艺,谨听师父们的谆谆教诲,以师父们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品行为楷模和榜样,为学习好、传承好华夏文化而奋斗毕生:书写好华夏的文字,宣讲好华夏的故事,传承好华夏的医术,让华夏儿女以自己以我们自己拥有的文字、文化和文明而自豪,让华夏瑰宝的华医和书法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马老先生一拍茶几道:“好!好!好!小魏,去将我留在车上的那个笔记本和一卷汉魏碑帖给我拿来,我送给杨宇作为见面礼,笔记本记录了我这些年的一些创作体会和学习书法的心得,希望徒儿用心感悟,走出一条你自己的创作道路来,那些汉魏碑帖拓本是我从小就带在身边学习起的东西,你拿去打基础吧,今后,你在写作和练习书法中遇到仍何问题都可以直接来找我。”

   杨宇毕恭毕敬地躬身答:“是!谢谢老师,徒儿谨记,一定勤学苦练,有不懂的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接着又真诚而渴望地说道:“老师,徒儿的师兄李斌还教给我一套很简洁的老少咸宜的功法,对身体健康很有益处,也很适合老师锻炼用,俗语都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徒儿希望能跟在老师的身边潜心学习百年。”

   马老先生理解了杨宇的心意,开心地笑道:“哈哈哈!好好好!那我就听你的学学这个功法吧,不会很复杂吧?”唐老先生听说杨宇有一套简洁版的功法,对身体健康有益,也很感兴趣地看向杨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