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学费-第4/9页



    姨妈说他们在木子洗头坊。我说我只看到火车站广场对面路口的红太阳宾馆。她叫我往里边走,走到最里面左角落有个牌子:木子洗头坊。我不知道是不是刚花去四块五被三轮车夫带路绕得昏头转向,还是站在一栋栋高楼大厦前显得卑微,在拨打给姨妈的电话里,把洗头坊听成了四栋房。一二三,三二一,横竖都没有四栋房呀?我有些着急。刚刚从姨妈在电话里的语气听得出来,要是再问下去,她就要说我一个大学生怎么连个地方都找不到一类的话了。四栋房,四栋房,红太阳,红太阳。他们还能躲在什么地方?

    我踌躇了一阵,往四周看了又看,不可能在对面,那边都是站前旅馆和饭馆;红太阳明明就在这边,明明就在眼前吖!我往一座花坛里边走去。大约走了二十米,看见前面有一排门面装潢类似的店面,一间一间,有玻璃墙隔开,又相连在一起。由于反光,看不太清楚里边的情况,只是觉得这附近都是民宅,没有别的店面,猜想他们应该就在咫尺之间。只是我不确定是哪一间。

    我又向前走了几步,靠近那些神秘的玻璃小店面,侧着身子有意无意朝里边看。好像是一排理发店,只是门都没有敞开。其中离我最近的一间里面人头攒动,是一些年轻女子,有的站着,有的坐着,在张罗着什么东西。里边的女人我没有一个眼熟。那时我的视力已经越来越差,根本看不出姨妈在不在里头。前后瞅了又瞅,也不见附近有人出来接应我的样子。我屏住了呼吸,又朝前移了两步,希望能够捕捉到姨妈那张大脸或听到她响亮的大嗓门,哪怕只是她的咳嗽声。一间,两间,——她说的会不会是第四间房?我没有抬头看招牌,只是想起爸以前说的“出门在外路在嘴上”这句老话,便停下脚步往里边瞧了瞧。正当打不定主意,要不要敲敲玻璃门探问一声时,突然不知从哪里闪出一条大汉的身影,用家乡话说:

    “星噢!你在这里呀!害我刚才跑到火车站那边找你!”

    姨父穿着深灰色外套,眯笑着眼露出一口银牙。他招呼我过去。我像迷途的羔羊见了牧羊人的吆喝,三步并作两步奔了过去。尾随他绕过店面,回到我刚刚经过的店铺后门。姨妈见到我,大声跟我打了个招呼,手里抓着一个账本,眼睛在那间小厨房里扫来扫去,嘴里念念不停:“在哪里呢?昨天还看到的呀!在哪里呢?”

    姨夫翘着嘴皮叫她别着急。

    “计算器没有脚,不会自己跑掉。”他眯着眼转向我说,“是不是,星?”我应了声“嗯”,眼睛往外面的房间看。里面站着几个装扮时髦身材苗条的女子,在帮坐着的几个做头发。她们其乐融融,有说有笑,看都没有往这边看一眼。姨妈从一堆纸盒里挖出计算器后,姨父说完“晚上在这边吃饭”,几分钟后人不知鬼不觉地消失了。姨妈坐到饭桌前,抬头认真看了我一眼,说:“怎么这么瘦?是不是在学校经常饿肚子?饭要多吃点呀!这么瘦条条的。”我“嘿嘿”笑了起来,心里感到说不出的温暖。

    “不会不会,只是上个月刚刚军训完。可能被太阳晒得有点黑,看起来就没有那么精神饱满。”哎呀!瞧我都在没头没脑瞎扯什么。还不是因为这一路晕车,一路转向,一路跑腿,一路忧愁把我给折磨的。姨妈说我来念她来输入,把手头这个账本重新验算一下。问我下午有没有上课,平常在学校早餐吃什么。我说下午没课;早饭食堂里有供应稀饭,鸭蛋,面包,馒头,油条,豆浆,牛奶,糕点,糯米,粉干,茶叶蛋,等等,要是到外面可以吃到豆腐脑,咸的,甜的都有。鹿城的糯米饭是圆颗粒的,蒸起来浇上香菇肉汤拌着吃特别香;午饭晚饭大多到校外一家顺城的两兄弟开的饭店吃。价格便宜,饭管饱,一盘香肠炒蛋两块钱,一碗青菜猪肝汤一块五,每餐三块五钱,可以吃很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