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不成功也得成功



次日清晨,俩人带着仨孩子做火炉。

 “咱就把火炉支在南边院墙,到时候烟筒冲着外头的上方,前院还没有人住,多少会方便点。”

 苏淼淼觉得外头冻耳朵,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个头巾围在头上,看起来像是赶集的老太太。

 仨孩子也捂的和狗熊一样。

 “行。”

 萧瑾答应了一声,用一把尺子在地上丈量铁皮,首先量出来的是烟筒。

 两块铁皮,一个做垂直的,另外一个呈四十五度左右冲着天放,这样能保证不会熏到过路的行人。

 然后是下头的主体。

 火炉的主体要比烟筒粗了两圈还多,当然也矮了不少,内容量不算小。

 俩人在旁边忙忙叨叨的,用钉子把火炉钉上,随后再用剩下的铁皮将一些看出来有可能会漏风的地方贴补上。

 叮叮当当的,路过的人都不知道这两口子又折腾啥呢。

 差不多将近一个时辰,俩人才消停下来,做出一个将就能用的火炉。

 俩人默契的对视一眼,知道第一步成了。

 苏淼淼指挥着仨孩子。

 “宝儿们,去帮娘亲把墙角放着的那些木头拿过来。”

 一让他们帮忙就得叫好听的。

 果然孩子听了之后一溜烟的去墙角抱木头,一共抱来三四根,够用了。

 俩人一口气把几个木柴都放进去,萧瑾拿出火折子,放了些助燃的松枝进去。

 冬天风大,不容易点燃,好半天之后才燃烧起来,不过好在火势很大。

 萧瑾赶紧把几个人往后拽了点。

 老二和小三不懂其中的道道,也就是看个热闹,唯有大丫看出了有些不对劲。

 “爹娘,这不就是平常做饭时候烧的那种火吗,咋能是木炭呢?”

 这个火炉好用的很,甚至还有不少猖狂的火蛇窜出来。

 几个人就算退了这么远了,也容易被火舌舔舐。

 “往后退两步。”她对孩子们道,“平常咱做饭的时候烧的那种火是要把木头烧成灰,一会儿等都烧起来之后,咱就把火炉的门关上,闷一闷,然后就变硬了。”

 那就是木炭。

 她把昨晚上看来的知识现学现用讲给孩子们听。

 小三歪着头:“那咱们得闷几天呀娘亲。”

 “看看燃烧的怎么样。”

 等到完全燃烧之后,还得把烟筒堵上。

 其实正常的做法应该是找到一个山坡,在在山坡下头挖一个简单的炭窑,准备好那些粗大的木柴放到碳窑里,然后给木柴点火,让他们全都燃烧起来。

 等啥时候木柴燃烧的差不多了,再把炭窑口封起来,根本不需要烟筒的,只不过她想要加快进度,所以才增加了烟筒这一项。

 眼看着火把所有的木头都包裹住了,萧瑾立刻踩着个凳子,到外头用一个差不多粗的木头,将烟筒堵上,又关上了火炉的门。

 “行,现在等过两天木炭出来就行了。”

 现在火炉周围还是热的,站在旁边暖乎乎的。

 “娘亲,我们今天能不能在外面玩啊。”

 老二挤眉弄眼的:“这个火炉旁边好暖和。”

 现在天气冷,姐弟仨人就算出来也是不得已,大多数时候都在屋里苦哈哈的看书。

 今儿好容易有暖和地方了,能不想出来吗。

 “行。”苏淼淼拍拍身上的灰,“不过你们仨得注意点,别碰到火炉,要不烫伤了可疼了,知道吗?”

 “知道!”

 仨孩子顿时高兴的不行。

 她转头对萧瑾道:“木炭先放在这就行,你时不时的看一眼孩子,我去一趟豆腐坊,看看大家都忙活的咋样了。”

 “去吧。”

 萧瑾点点头,把脖子上的脖套给了她:“带上吧。”

 他刚注意到苏淼淼脖子光秃秃的。

 苏淼淼也没推辞,接过脖套套在头上就走了。

 穿过两条街就是他们的豆腐坊。

 刚进去,就看见不少人里里外外的往外头运送豆渣。

 剩下的豆渣都放在院子外头的那些大木桶里头,一天到晚能积攒三四个木桶,也不会结冰,到晚上谁家有牲口直接拿回去喂。

 “村长来了。”

 众人见到苏淼淼都打招呼。

 “来了。”

 她微笑着冲众人点头,进了院子,发现豆腐做的挺好。

 只不过光做的豆腐啊。

 她拧了拧眉:“素素,咋没人做豆皮呢?”

 “豆皮?”

 被大锅熏得脸通红的周素素愣了一下:“村长昨天光教给我们做豆腐了,没说豆皮咋做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