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循环赛(三)



    反手发球的特点是隐蔽性不如正手发球,但相对而言还原速度更快,更加有利于第三板的衔接。

    不过,这些优点都还只是次要的。

    丁满在赛点改用反手发球的主要目的,并不只是为了追求更快的衔接。

    真正的关键之处在于,不同的发球对比赛节奏的改变。

    无论是普通球员还是国家队,乃至世界级的球星,打球都必然有着自己的节奏。

    这个节奏,既是指相持过程中拉球的快慢,也同样包括了接发球时的接球节奏。

    如果对面总是慢悠悠的发球,你在接球时跟着对面发球的节奏走,同样也会慢悠悠的接球。

    那么,当对面发球突然加快速度时,无论是谁,难免都会有些猝不及防。

    反之亦然。

    而丁满从正手发球改为反手发球,正是这个道理。

    反手发球时,不仅抛球的高度变低,挥拍距离也会更短,发球的突然性更强,再加上反手发球自带的逆旋转。

    与正手发球相比,差异极大,非常容易造成对手的不适应,使其回球质量降低,甚至是直接吃发球。

    虽然场上的石志豪并没有直接吃发球。

    不过,当丁满将球发到他的正手半出台后,他还是不可避免的愣了半拍。

    白球落到台面的时间,比他所预判的还要大概快了不到一秒钟左右。

    虽然这个时间非常短暂,放在日常生活中根本体会不到。

    可是在乒乓球这项极看重反应的体育运动里,很多时候,半秒之差都称得上天壤之别了。

    当石志豪反应过来,球都已经到了下降后期。

    他撇着正手,极限的把球搓到反手小三角。

    尽管石志豪以上佳的手感,把球跳起的高度控住了,没有造成冒高,可他这毕竟是仓促的回球。

    球上的旋转,已经衰弱到每秒不足二三十转。

    这转速,即使是普通球员都完全可以拧拉起板了。

    而系统给予丁满的绝技-暴力熊猫的反手拧拉,作为世界第一的樊振东的标志性技术,放在当下,足可以称得上是世界顶级的反手拧拉了。

    反手拧拉,作为一项针对短下旋球或短不转球以及上旋短球的接发球技术。

    对横板的接发球手段来说,是一项极为重要的补充,它能将许多原本不能主动进攻的球给强行转化成上旋来进攻。

    可以说,这项技术是乒乓球近二十年来最大的一次技术革新。

    丁满自获得这项绝技之后,立马就将其加入了他日常的训练计划之中,已经是完全融入到他比赛的肌肉记忆里了。

    只见丁满迅速上步,身体正面迎球,同时余光撇见石志豪仍站在正手位,小臂和手腕关节内收到极限,以手肘为轴心,猛然向右前方拧冲。

    石志豪只看见一道白光从身体左侧划过,球就落到了地上,而他连手都来不及挥出。

    比分11:8,丁满3:0完胜石志豪。

    比赛结束石志豪走过来,面带不甘的同丁满握了握手。

    “下次,下次我一定赢回来。”

    他眼睛盯着丁满,一字一句认真说道。

    虽然石志豪输掉了比赛,心里不得不承认丁满的强大实力。

    不过同龄人的强势,反而更激起了他的好胜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