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初露锋芒



    昨夜就如同一页纸一样轻飘飘的翻过去了。

    第二天清晨,各参赛国的运动员们陆续抵达体育馆。

    世青赛开始的当天,主办方的安排是上午简短的开幕式后,先从团体赛开始进行,下午再进行男女球员的单双打。

    而丁满一行人入场后,教练们坐在席位参加开幕式,包括丁满在内的运动员们俱都进入后台练球,找找手感。

    待开幕式举行完毕,工作人员便至后台引导丁满等人上场。

    华国队与瑞典队的比赛,正排在第一天的一号台,是最早开始进行的比赛之一。

    世青赛的团体赛要求每支队伍最少三名队员,五局三胜制,前三场单打,由各自的队伍的一二三单依次出战,第四场双打,终场再由各自的一单出战单打,决出胜负。

    而丁满幸运又不幸的作为队伍的一单兼队长,责任重大。

    他第一场如果赢下,后面的队友上场就没有压力;

    而他若不幸输了,后面的队友都必须要肩负起必赢的重担,即使后面赢得胜利,也必然使教练组对他的评价降低。

    …………

    戴着头巾的女裁判召集双方队长,丁满获得发球权。

    两方站在各自台边,男副裁将白球用专门的发球机发给丁满。

    依照乒乓球比赛的惯例,丁满跟瑞典的一单兼队长莫雷伽德练起了球。

    莫雷伽德作为瑞典队的队长,正是国乒赛前的主要研究对手之一;

    在瑞典乒乓夕阳西下、华国乒乓不断攀升的时代大潮下,他无疑是瑞典乒坛的一朵小小奇葩:

    巧妙的反手侧切、灵性的比赛节奏、出色的国际成绩……

    虽然球风大相径庭,但他还是被很多怀旧的球迷视作瓦尔德内尔的新一任继承人。

    不过褪去球迷想象中的浪漫面纱,

    在国乒看来,莫雷伽德的反手无力、正手不精、脚步松散,

    被吴志平教练鉴定为纯纯的提款机,也是教练组勒令丁满绝不能输的几名对手之一。

    练球结束,主裁判一声令下,比赛正式开始。

    丁满将白球在球台上弹了几下便俯下身子,

    持拍手的小臂横放,手腕向下倾斜,左手将白球堪堪抛至十五厘米的高度;

    待球落至胸口上下,丁满当即转身,球拍对着对方正手位,暗暗发力向下砍去,发出一个重下旋

    但他手上却做出轻碰白球便收拍的假象,给对方以不转球的错觉,

    并且发球时,手腕柔性发力,令白球接收的动能更多的转化为旋转,致使白球的时间流速都仿佛变慢了。

    而从莫雷伽德的视角来看,他做出轻轻推挑直线的动作时,

    白球弹起的时机比他所预判的至少慢了半秒,直到他手上的动作做完大半,白球才跳到了合适的高度,

    “呲”

    高速旋转着的白球直接落在球网上,丁满轻取首分。

    场下国乒的几名成员,甚至包括瑞典队的成员都忍不住为之鼓掌。

    虽然这看似只是一个普通的发球得分,

    但身为专业运动员,他们却能看出这短短几秒的发球,所显露出的技术之高超和绝妙。

    虽然不转球和重下旋球都是非常基础的发球技术,但两种发球的动作差别极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