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童贯成忠臣了?



杨志听完此话之后,面目之上先是一愣。

 随即手腕一用力,便将朴刀提了起来:

 咬牙切齿了许久许久,方才重重一叹:

 “罢了,罢了!”

 “若不是我麾下之兵,此时此刻颓丧到了极点。”

 “我非得提着祖传宝刀,与那伙追兵砍杀个不死不休才是。”

 杨志满面无奈的摇了摇头,随后便对着那名探子,极其艰难地道出了这么一句:

 “传我命令,所有人,均都轻装上阵,将一些不重要的东西纷纷丢弃,以最快的速度,往水泊梁山那处奔。”

 虽然现在,杨志的心中当真是极其不愿投那水泊梁山。

 但目前如此恶劣的情况摆在眼前,他却也不得不这么做了。

 因为他十分清楚,如果自己再这般执拗下去,那么没命的,可不仅仅是他自己。

 连带着那些兄弟们,也会一起倒霉的。

 而这会儿,童贯所率领的近两万大军,就坠在杨志等人的十余里处。

 摇旗呐喊,不停追赶。

 那童贯的脸上,欢笑一片。

 心中,更是得意得紧。

 而走在一旁的军中偏将,见此情景,却颇为不解地问了这么一句:

 “童大帅呀,据刚才的探子回报称,那伙山贼强人,此刻就在数里之外。”

 “只要咱们这支大军行进的速度,能再快一些的话,便定然能将那伙草寇强人尽数堵截于此。”

 “可童大帅这里,却为何不下令全速进军,反而远远的坠在后面呢?”

 “倘若因此而让那伙草寇山贼,失去了踪迹,这般大功童大帅不是捞不着了吗?”

 童贯听完此话之后,先是无比淡然地瞥了那位偏将一眼。

 随后便微笑摇头:

 “宋将军呀,你这就不懂了。”

 “此时此刻,咱们追赶那伙草寇山贼的方向,再前行数十里又是哪里呢?”

 那姓宋的偏将,先是低头沉吟了一会儿。

 随后,便忽地瞪大了双眼:

 “那,那好像是水泊梁山方向吧?”

 “再走数十里,应该就能到水泊梁山了。”

 童贯咧嘴一笑,颇为赞许地瞅了那个宋偏将一眼:

 “正是如此!”

 “若咱们此次出兵,仅仅只把那三山之上的匪寇尽数清剿的话,其功劳虽然有一些,但终究不会太大。”

 “如果咱们此行,不仅扫荡了三山之上的贼寇,更将盘踞在山东境内的水泊梁山一伙,也一并铲除了呢?”

 “那咱们这支军队的功劳,还会小的了吗?”

 “更何况在此之前,我便已经从那些探子们的口中得知了,位于水泊梁山之上的那伙贼寇,其势力,也并不比那三山贼寇大上多少。”

 “麾下的喽啰兵,也仅仅只有数百而已。”

 “以本帅现在所统领的两万朝廷天兵,应对那两支合在一起,却仅有一千余的匪寇贼兵。”

 “其胜负几何,恐怕即便本帅不说,宋将军你也能猜得出来了吧。”

 “既然眼前之功劳,唾手可得,那咱们又为何不要呢?”

 “你现在应该也能明白了,我对数里之外的这伙贼兵,只赶不捉的真正用意了吧?”

 那宋将军,在听完了童贯的这番话之后,先是满面错愕。

 随后,方才一脸惊喜地大笑了起来。

 再看向他的童大帅之时,双眸之中,更是蕴含了极为浓烈的崇拜之意:

 “童大帅用兵如神,怕是这世上,当真就没人能与童大帅相提并论了。”

 “在末将看来,即便是拿三国时期的卧龙再生,比之大帅你,兴许也稍有不足吧。”

 童贯骑在高头大马上,畅快大笑:

 “宋将军你谬赞了。”

 “接下来呀,咱们这支兵马,只需紧紧跟随那三山贼寇的脚步便可。”

 “他们若懒惰之时,咱们便加把力去追赶。”

 “他们若急速飞奔之际,那咱们也可相应地慢下来。”

 “既不能跟得太紧,也不能将人追丢了。”

 “直至把那三山贼寇整体,逼入到水泊梁山之上,方才可按下兵来休息待命。”

 宋偏将在得到了童贯的指示之后,也不迟疑,拨转马头便去传令了。

 童贯缓缓抬起右手,轻轻抚了抚下巴上的胡须。

 紧接着,又向旁边摆了摆手。

 不一会儿的工夫,一名文官便从远处纵马奔了过来:

 “童大帅,你叫我?”

 童贯缓缓瞥了那人一眼:

 “刘大人,你现在便替本帅拟一封奏折,并以八百里急报的形式,报向东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