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扭转不被看好的局面-第2/2页



    朱由校对着几位大臣道:“前面陛下金口玉言,几位全都见证认可,要先稳固人心,然后政事顺畅,最后才是一些有风险的任命安排。那请问应先稳人心,还是先任命老师?”

    对啊,这是刚才谈的。

    大局为重,肯定要先稳人心。

    “出阁读书既可能导致党争,可如果操作合适的话,也能安稳人心,让朝堂政事顺畅。”

    哦?!

    众人听了赶紧屏住呼吸,生怕漏听接下来的话。

    “先贤墨子倡导‘兼爱’、‘非攻’,还有一句‘赞诛’常被人遗忘。‘非攻’是不发动不义、无缘由的攻,‘诛’则是应该诛灭恶人恶行。

    我大明言官制度本应‘非攻赞诛’,言官也好似古代侠客,地位低、不抱团,专诛灭邪恶。然而言官抨击诸位大臣,全都是要达到赶回家、治罪名,也就是诛灭的效果。这既不符合先贤所言,也违背我大明言官制度的初衷。”

    几人心中先是惊再是喜。

    皇太孙说得太对了,一下子说中目前的言官问题,还用先贤墨子的话来举例。言官这几十年来不仅喷皇帝和郑贵妃,还对位高权重、帮皇帝做事的大臣狂喷。

    在场的大臣都痛恶被言官抨击的感觉,所以觉得朱由校的话特别在理。

    万历更是不喜欢言官,现在虽然精力不多了,却也做出想坐起来正视孙儿的样子。

    朱由校看到众人认可的眼神,郑重看了在场6位官员,尤其是其中的英国公张维贤、户部尚书李汝华、兵部尚书黄嘉善、刑部尚书黄克缵四人,都是有本领的人。

    他朝众人一拜:

    “此时可出阁读书,不宜任命不可信者为师。今日可信者,莫过皇爷爷托孤的六位股肱。

    承蒙不弃,由校愿请六位为吾师,轮流讲学交流,所学内容除了典籍,更要兼有务实治国的本领。愿我等彼此兼爱、非攻而不诛彼此,自然可以一同扭转朝堂风气。”

    托孤六大臣为皇太孙出阁读书的老师!

    如果是之前不被大家看好的朱由校,恐怕真还会有人拒绝。

    可现在的他,让人彻底改观。

    几人默默点了点头,他们都是万历选出来,不怎么结党营私,却被言官整日抨击的能臣,现在都对这个建议不约而同点了点头。

    英国公张维贤最震撼,太子出阁读书这些事,自土木堡以后就被文官把持,没武勋什么事。

    现在自己能参与,那当然是支持啊。

    “善,甚善!”

    万历皇帝忽然撑起身子坐了起来,用眼神止住要来搀扶的太子和贵妃。

    “皇太孙出阁读书,诸位大臣共同为师。请诸位兼爱非攻,引导朝堂风气非攻赞诛。”

    “臣等遵旨!”

    万历托孤六大臣,一天之间与朱由校关系密切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