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君子与君子-第2/3页



    二人愉快地用完午餐,席间交谈甚欢。这里的交谈甚欢指的是颜红玉兴致勃勃地说个不停,齐行在对面默默听着,偶尔应和几句。

    不过颜红玉知道齐行并不是在敷衍自己,只是对方就是这样的性子,二人早已习惯这种交流方式。

    对于这种相处方式,齐行个人表示很享受,由于小时候只能老实待在府中原因,齐行的性子本质上是有些孤僻的,近年才稍好,但是仍不爱言谈。并且他也听舅舅说过,战场上死的最快的就是那些身着拉风铠甲,话还多的骚包,真正的战士只会在无言中递出致命一击或是在战场中永远沉默下去。这也导致了齐行遇到事情总喜欢自己心中思索,不愿和其他人一起交流寻求解决办法。“胸有丘壑”在这方面倒也说的不假。

    所以面对这样一个对方滔滔不绝,自己只用倾听的场合,齐行表示毫无压力甚至还有点欣喜。并且颜红玉这样的心态才更符合少年心态,齐行在和对方相处时感受到了久违的年轻心态。他今年也不过十五岁多罢了,却总是对多数事物提不起劲一样,这点倒是有些像他那个不问世事的老爹。

    饭后,颜红玉也是知道齐行下午要参加书院武科,懂事地放齐行离开了。

    短暂休息后,齐行来到书院的演武场,等待下午的武科开始。武科的人数要比文试少很多,毕竟穷文富武,唯有家境殷实才负担得起练武的花销,无论是场地、器械还是名师、医疗都是一笔不菲的开销。书院虽然能提供一部分,但也仅此而已了。更何况考核过后就要离开书院,练武远不如读书来的安稳,读书哪怕再不济也能当个乡下私塾老师,或者做个账房先生,练武则只能作作打手、参军之类的朝不保夕的工作了。

    更何况在这天子脚下,没准前脚还在落魄,后脚就受到上面某位大人物的赏识,从此飞黄腾达,锦衣玉食招手即来,何苦去自讨皮肉之苦呢。

    话虽如此,武科包含的“射、御”两门仍是书院中大多数学子的必备技能,只要是在书院进修的学子,“六艺”涵盖的内容多多少少都会学一些,只不过就如同齐行对待文试一般,考核不参加就是了。理由也比较相似,齐行是因为拿不到第一,这些人则是不想上来丢人,毕竟谁还不要个面子。

    但总有些人是例外,齐行在武科考核场地就看到了苏谦,他似乎也准备参加今年的武科。苏谦具体实力如何齐行并不了解,但多半是不行的。因为武科是齐行关注的一门,有什么厉害的高手他基本都清楚,但这些高手名单中显然没有苏谦的名字,同时以苏谦自律的性子,能做就肯定要做到最好,然而齐行并没有听说苏谦在这方面有什么建树。这也足以说明苏谦在这方面的天赋并不好,起码在“射、御”方面并不好。

    齐行随便瞧了两眼就不再想苏谦的事情了,他这次的目标只有第一,给自己书院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同时也是对自己多年苦修的一个告慰。

    齐行如苏谦一样,在身体这一方面的天赋着实是不好,甚至在身体素质这一块本来还不如苏谦这个纯正的文人,想也知道,久病缠身的人身体怎么会好。只是齐行不同于苏谦,两人在对事物的执着程度或许难分高下,但是外在条件实在是相差太多了。

    齐行可以说有着整个大齐最优越的外在条件。身体素质不好?没关系,叫宫中最厉害的太医和御厨根据齐行身体状态专门准备药膳食补。训练力竭、受伤?简单,喊陈伯去府中的仓库取些药材准备药浴。自己苦练却不知方向?不存在的,在舅舅的护卫军中随便找些人指点指点就可以,甚至其中还有曾经在战场上可以与北匈射雕手抗衡的老兵。

    因此哪怕齐行本身身体天赋并不好,在这些常人难以想象的优越条件与自己一往无前的执着之下,他反而后来居上,在最后一年甚至能与那个将门虎子、从小受训的薛青掰一掰手腕。自然,其中付出的努力与艰辛是常人难以看到的,外人所熟知的只是那个锦衣玉食的公子哥罢了,有成就那是理所应当,没有成绩就等着遭人耻笑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